四氨基铝酞菁作为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新型红区荧光底物的研究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按照文献[1]合成了一种优良的红区荧光探针-四氨基铝酞菁(TAAlPc, 在强酸性介质中, 它的最大激发与最大发射波长分别在610 nm和678 nm处), 并将它作为过氧化物酶模拟酶的红区荧光底物用于痕量过氧化氢的测定. 由于在长波区具有荧光的天然物质很少, 且溶液体系的散射光强度与1/λ4成正比, 因而在长波处进行样品测定时可以很好地避开背景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 检测限可得到较大的改善.
其他文献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AB2型Laves相合金Zr0.9Ti0.1Ni0.1Mn0.7V0.3M0.1(M=None, Ni, Mn, V, Co, Cr, Al, Fe, Mo, Si, C, Zn, Cu和B)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以及高温和低温放电性能
合理判定政府信息不予公开的界限有利于协调公民知情权与行政机关的行政权等利益之间的冲突,促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过程性信息”作为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的“第三豁免公开条款”,于2019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后被正式纳入其调整范围,研究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判定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司法实践肯定的过程性信息典型类型有:行政机关会议纪要、专家听证会记录、内部行文信息、多阶段行政行为中的阶段性信息、决策依
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进行新的改变。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内容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通过教师教授,学生难以想象出
研究了羟基磷灰石表面电位随溶液PO3-4浓度、Ca2+浓度、离子强度和pH的变化规律;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在羟基磷灰石上的吸附容量;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吸附属
通过3,5-二甲基-4-苄基吡唑与二溴甲烷在相转移催化下反应, 合成了一个新的多吡唑烷配体双(3,5-二甲基-4-苄基吡唑)甲烷. 该配体与M(CO)6(M=Cr, Mo, W)在光照下反应可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