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讨论式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镇新中中学贵州遵义563000)
  
  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认为难教,教学时间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少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必须要改变这种老师一统课堂的局面,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就能达到这个目的。为此,笔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试行了讨论式教学方法,而且,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讨论式的教学,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就此分别介绍一下:
  一、评论法
  这就是发动学生对教材品头论足,要求人人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话可以不多,但要发表。这样,因为人人要评论,所以每个学生都要开动脑筋,因为人人要发表,所以每个学生都成了分析课文的“老师”。学生的积极性由此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被充分地发挥出来,而青少年学生的发表欲也得到了满足。这样的结果是死水一潭的局面顿时被生动活泼的气象取而代之。而且通过人人评论,互相讨论,集思广益,使教材得到了充分透彻的剖析,思想内容得到了深入全面的理解,让学生在愉快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得到了语文能力(阅读、思考、分析、综合、表达)的培养。在评论中,不少同学语言生动活泼,且不乏闪光点,使全体师生获益匪浅,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课文《孔乙己》中所表现的社会和人物,即使是初三的学生,也是陌生的。鲁迅的作品深沉含蓄,耐人寻味。喝微 需要老师作适当的介绍和分析,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讨论式的教学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恩尼古丁作用,而绝非“放养式”。相反,对老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全面深入的备课,巧妙的引导 艺术,临场的应变能力,以及恰到好处的总结等等。
  教师在介绍了《孔乙己》的时代背景和分析了人物形象后,要求学生进行评论。这时的评论可以起到总结课文、加深理解的作用。虽和课前的评论不同,但此时气氛同样热烈,发言同样踊跃。
  有同学说:“孔乙己是一个迂腐、好喝懒做的读书人,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真是又可怜又可悲。”
  有的说:“孔乙己的影子好像在我们身上和社会上也有,如‘读书做官’、‘惟有读书高’以及‘好喝懒做’等。”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荡涤封建思想的流毒。
  这样的分析已从课文到自己,从昨天到今天,可以说,已入佳境,完全达到了教学目的。最后甚至有学生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总结道:“《孔乙己》是鲁迅射向封建主义胸膛里的又一颗子弹,是掷向封建制度心脏的又一把匕首。”把鲁迅作品的反封建的思想意义也作了恰到好处的理解。当然,在评论 也有不同意见,如有位同学说:“孔乙己好喝懒做,不去营生,却去偷窃,不值得同情。”有不同意见是好事,正好可以引起讨论,解决疑难,深入挖掘。孔乙己作为一个非正面的典型,学生有这样的看法也无可非议。在讨论中,教师应该做作鼓励肯定,并拣出闪光点,但也应多作引导。
  总之,评论法是讨论式教学中行之有效饿一种教学方法:它使学生从单纯的受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这不仅符合教学规律,而且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
  二、提问法
  毛泽东在总结十大教育法使,其中有一种就是“提问法”。我在课堂讨论式教学的实践中,深感“提问法”对打破教师“满堂灌”、引发学生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是明显的。下面我就以教学《小橘灯》时,用“提问法”引发学生讨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例来说明。在让学生认真的自读一遍《小橘灯》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年代的事?”一些学生愕然了。因为课文中只有“十几年前”和“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的叙述,并没有具体的年代。有一个学生举手答道:“是1945年。”“你怎么知道的?”“因为文章是1957年写的。课文中有一句话。十二年过去了,所以是1945年。”我表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学生们更集中了注意力。我接着问:“和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补充教材的课文同年代?”“和毛主席写《愚公移山》同年代。”“那么,请同学阐述了“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回答既复习了旧课,又为新课介绍了背景,一石二鸟。《小橘灯》是学生很喜欢的课文,因为里面有一个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姑娘。这又是一篇比较容易读懂的记叙文,怎样使学生不停留在表面,能深入理解课文深刻的思想意义呢?提问便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集思广益,优化课堂教学的好方法。时代背景已经了解了,我接着又抓住“小橘灯”的象征意义,提出一系列问题,触发大家的讨论。先提有趣的:“‘小橘灯’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做的?”许多手都举起来了,因为这个题目不难,学生按照课文的描述详细的作了介绍。然后再提不易的题目,先易后难。“你们做过吗?”我问。同学们笑了起来,谁也没做过。我又问:“‘小橘灯’为什么用橘皮来做呢?”这一问题既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几乎每个同学都投入进去,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竞归纳出六点:1.就地取材;2.安全;3.可挡风雨;4.给蜡烛头作依托;5.美观;6.表现了小姑娘的灵巧。
  这样的答案就渐入佳境,从小橘灯引出了小姑娘,从小橘灯的灵巧引出了小姑娘的灵巧,从小橘灯在“黑暗潮湿山路上”的灿烂光芒引出了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导入了文章的主题。就这样,通过“提问法”,“小橘灯”的象征意义,通过“小橘灯”表现出的小姑娘和革命者的精神以及追求光明的信念,在学生积极的投入和热烈的讨论中,在课堂因“群言堂”而被优化的气氛中被大家所认识,教学目的的得到落实,教学效果就大大提高。
其他文献
(新兴县环城中学广东云浮52740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所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把学生从只是简单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实践性的学习中获得发展,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创造条件。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就能有效实现这种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实
期刊
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对于时间,人们总是有很多的体验与感悟,古今中外的俗语名言真是苍穹繁星,不胜枚举.像我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像柬埔寨的“时间像
期刊
(长顺县马路中心校贵州长顺550701)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活
期刊
论文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背景下潍坊可实施的一种发展战略—接轨青岛,以及切实保障这一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途径。文章以区域发展的有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
(册亨县实验小学贵州册亨552200)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许多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古诗词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质量    古诗是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
期刊
大数据时代下,各领域的生产活动中会产生海量信息数据,仅靠人工收集整理显然是不现实的.促进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能够显著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出现错误操作的概
(重庆市南川区东胜初级中学校408400)    【摘要】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课堂效益教学质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