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辽宁省成年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适合的干预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于2016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辽宁省27 838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辽宁省常住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为25.6%,57.8%的居民有交通性身体活动,56.3%的居民有职业性身体活动,29.8%的居民有休闲性身体活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910)、年龄(40~岁OR=0.824,50~岁OR=0.738,60~岁OR=0.891)、受教育程度(初中OR=0.738,高中OR =0.663,大专及以上OR =0.593)、家务及离退休(OR=0.813)、农村(OR=0.633)及健康状况(一般OR=0.578,好OR=0.572)是身体活动水平充足的有利因素(P<0.05,P<0.01),未就业、待业及其他(OR=1.386)和高收入水平(OR=1.373)是身体活动水平充足的不利因素(P<0.01).结论 辽宁省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不足比例较高,身体活动类型以交通性和职业性为主,休闲型身体活动比例低.应针对男性、城市、青年、低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类型人群制定身体活动指南及干预措施,有效提高居民身体活动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