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中叶吹腔的兴起,给剧坛带来深刻的影响。考索吹腔的源流,发现我国南北存在两种吹腔:一为秦吹腔,一为安庆吹腔,二者在南方有融合的趋势。安徽伶人以吹腔为主,融合梆子腔创立
【机 构】
: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戏曲‘花雅同本’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18YJA760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8WKZD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清代梆子皮黄戏源流考论”(18FYS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中叶吹腔的兴起,给剧坛带来深刻的影响。考索吹腔的源流,发现我国南北存在两种吹腔:一为秦吹腔,一为安庆吹腔,二者在南方有融合的趋势。安徽伶人以吹腔为主,融合梆子腔创立高拨子,形成二簧腔;江西伶人以西秦腔为主,融合吹腔创立二凡调,形成宜黄腔。二簧腔、宜黄腔皆是吹腔向板腔体二黄腔演进的过渡声腔形态。考察吹腔源流及其与周边声腔的关系,对于全面把握清代戏曲声腔演进的轨迹,尤其是探明二黄腔的形成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忻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理论和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模
随着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广泛使用,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备受人们关注。环境损伤效应作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使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复合材料疲劳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