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神圣而又辛苦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学生的生活琐事到思想品德无不牵涉到班主任。要把班主任工作做好,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耐心,核心就是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心,学生的成长才有保障,班主任工作才能做好。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学生成长
如果说,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锻造过硬本领的人是教育的目的,那么,班主任的爱心是让学生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主要阶梯。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说的这“一颗心”当然就是指教育的“爱心”。古人也用“春风化雨”来比喻教育好学生,“春风”比喻的大概是“爱心”的意思吧。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甚至有人说有爱才有教育。爱心,是教书育人艺术中的精义。
“爱心”对教育这么重要,那么班主任的“爱心”如何体现的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学生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长,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关心爱护,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内的传授知识,毕竟,师生在课堂内的活动有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作为班主任,如果在茶前课后的日常活动中,多些跟学生来往、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情感需要,多给予他们关爱,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就会是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形象,慢慢就会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这样,就为做好学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关心学生
十几岁的中学生,多数离开父母和家庭到外地求学,由于社会阅历少,处事缺乏经验,有些事,比如成绩、情感、友谊、理想等往往不易把握,不知如何是好,而处理不好又给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道路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彷徨、困惑的时候,在这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对学生以心比心,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会赢得学生的好感、信任,师生关系会更加密切、温馨、和谐。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多关爱学生,教师会为教育影响学生掌握主动。
三、在学生犯错时关心爱护
人总是犯一些错误的,尤其十几岁的中学生更是难免。一般说来,学生犯的都是些迟到、早退或上课不够专心的小毛病,教师在批评教育时若能注意方式方法,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乐意改正,又能顾及学生的感受、面子和尊严。要让学生改好,就需要班主任教育时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充溢真情和爱心,真正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相融,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将学生的违纪行为与学生的人格相区分,我们要批评和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更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正基于此,有人说,批评教育最能体现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爱心艺术。
四、在学生困难之时多关心
有关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情绪的发生与客观事物与其需要主观需要的关系有关,而且这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情绪发生的强度。一般而言,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越迫切,能满足其需要所引起的情绪反映的强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学生远离家庭,在学校生病、或者经济窘迫时,这时学生的情绪低落,情感脆弱,如果教师能及时送上自己的温暖与关爱,学生就会永记不忘。
五、在作业中关心学生
学生的语文作业,尤其日记、周记、作文等,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中发生的事情,也反映出班级群体的思想情感,而且也是一面有更多更广观察面的反光镜,使班主任对班级事件有更完整,更全面,更客观的看法。班级时间很多时候不能找更多的人了解情况,或者有些事情不宜找学生了解,通过作业、日记、周记、作文等,可以避免偏听偏信,从而使得事情的处理更公正,更有说服力。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的复杂,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腼腆的学生,不愿意、不乐意直接找老师面谈,通过间接的文字,学生可以很好地跟老师沟通。或许学生开始时还有戒心,但只要老师真诚相待,在批改作业、作品时注意语言艺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写下批语和他们交流,显露爱心,就会换来学生的真心。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孩子等,他们一般比较封闭,心事较重,教师只要给他们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建构一个可以寻找被关爱的怀抱。这样就更能够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很好的帮助。
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关心学生
中学生生活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子女生存的场所,也是他们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强,“望子成龙”和“拔苗助长”等给班级管理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学期开学时就建立了家长联系卡。通过电话,邮件,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以前和平时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转变部分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争取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共识,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事实证明,教师通过家长来传递对学生的关爱,比直接对学生施爱更有效;教师通过家长对学生实施的表彰更有激励作用,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相当艰巨而又长久的工作,不仅要科学的工作方法,更要坚强的意志,而它的核心就是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足够的爱,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班主任》
〔2〕《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3〕《高中生的个性心里发展辅导》
〔4〕《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学生成长
如果说,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锻造过硬本领的人是教育的目的,那么,班主任的爱心是让学生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主要阶梯。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先生说的这“一颗心”当然就是指教育的“爱心”。古人也用“春风化雨”来比喻教育好学生,“春风”比喻的大概是“爱心”的意思吧。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人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甚至有人说有爱才有教育。爱心,是教书育人艺术中的精义。
“爱心”对教育这么重要,那么班主任的“爱心”如何体现的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学生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长,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关心爱护,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内的传授知识,毕竟,师生在课堂内的活动有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作为班主任,如果在茶前课后的日常活动中,多些跟学生来往、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情感需要,多给予他们关爱,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就会是和蔼亲切、平易近人的形象,慢慢就会成为学生的益友良师。这样,就为做好学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关心学生
十几岁的中学生,多数离开父母和家庭到外地求学,由于社会阅历少,处事缺乏经验,有些事,比如成绩、情感、友谊、理想等往往不易把握,不知如何是好,而处理不好又给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道路造成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彷徨、困惑的时候,在这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班主任对学生以心比心,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会赢得学生的好感、信任,师生关系会更加密切、温馨、和谐。因此,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多关爱学生,教师会为教育影响学生掌握主动。
三、在学生犯错时关心爱护
人总是犯一些错误的,尤其十几岁的中学生更是难免。一般说来,学生犯的都是些迟到、早退或上课不够专心的小毛病,教师在批评教育时若能注意方式方法,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乐意改正,又能顾及学生的感受、面子和尊严。要让学生改好,就需要班主任教育时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俗语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要充溢真情和爱心,真正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相融,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口服心服。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将学生的违纪行为与学生的人格相区分,我们要批评和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更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正基于此,有人说,批评教育最能体现班主任教书育人的爱心艺术。
四、在学生困难之时多关心
有关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情绪的发生与客观事物与其需要主观需要的关系有关,而且这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情绪发生的强度。一般而言,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要越迫切,能满足其需要所引起的情绪反映的强度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学生远离家庭,在学校生病、或者经济窘迫时,这时学生的情绪低落,情感脆弱,如果教师能及时送上自己的温暖与关爱,学生就会永记不忘。
五、在作业中关心学生
学生的语文作业,尤其日记、周记、作文等,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中发生的事情,也反映出班级群体的思想情感,而且也是一面有更多更广观察面的反光镜,使班主任对班级事件有更完整,更全面,更客观的看法。班级时间很多时候不能找更多的人了解情况,或者有些事情不宜找学生了解,通过作业、日记、周记、作文等,可以避免偏听偏信,从而使得事情的处理更公正,更有说服力。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的复杂,学生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腼腆的学生,不愿意、不乐意直接找老师面谈,通过间接的文字,学生可以很好地跟老师沟通。或许学生开始时还有戒心,但只要老师真诚相待,在批改作业、作品时注意语言艺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写下批语和他们交流,显露爱心,就会换来学生的真心。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孩子等,他们一般比较封闭,心事较重,教师只要给他们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建构一个可以寻找被关爱的怀抱。这样就更能够掌握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很好的帮助。
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关心学生
中学生生活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子女生存的场所,也是他们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在不断的扩大和增强,“望子成龙”和“拔苗助长”等给班级管理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学期开学时就建立了家长联系卡。通过电话,邮件,家访,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以前和平时在家的表现,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待和要求。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转变部分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争取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取得共识,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事实证明,教师通过家长来传递对学生的关爱,比直接对学生施爱更有效;教师通过家长对学生实施的表彰更有激励作用,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做好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份相当艰巨而又长久的工作,不仅要科学的工作方法,更要坚强的意志,而它的核心就是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有足够的爱,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班主任》
〔2〕《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3〕《高中生的个性心里发展辅导》
〔4〕《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