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學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四、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教育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没有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不免就有生吞活剥的感觉,无论是接受知识的程度还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其效率都是很低的。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并促使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同时,要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在课堂上做笔记不但可以筛选课堂上重要的学习信息,还是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一条重要途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3、教育学生养成课后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节课的知识是发散的、孤立的,要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学生如能把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点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在平时的作业、练习、测试中要善于汲取教训,要善于归纳得失,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
4、教育学生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个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定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生作业要在复习后独立按时认真地完成,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要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找出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当然,作为老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程度、兴趣来布置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的题目。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也就容易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要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平时应鼓励学生多问,还要要求学生敢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习惯。
6、教育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网络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好处很多。老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利用好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老师自己应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方面习惯养成了,学生将终生受益。
关键词: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土壤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具有主人翁意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状态,能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學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四、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教育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没有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不免就有生吞活剥的感觉,无论是接受知识的程度还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其效率都是很低的。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并促使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同时,要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在课堂上做笔记不但可以筛选课堂上重要的学习信息,还是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一条重要途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点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3、教育学生养成课后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节课的知识是发散的、孤立的,要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学生如能把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点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在平时的作业、练习、测试中要善于汲取教训,要善于归纳得失,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
4、教育学生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个学生必须有学习责任感,而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定学习责任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生作业要在复习后独立按时认真地完成,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要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找出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当然,作为老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程度、兴趣来布置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的题目。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完成,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也就容易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要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平时应鼓励学生多问,还要要求学生敢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习惯。
6、教育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网络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好处很多。老师要指导学生怎样利用好工具书和网络资源,老师自己应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方面习惯养成了,学生将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