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教”与“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3436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一直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长时间以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学能力严重下降。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协调性,成为目前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与必备条件。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作了阐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加强苏教版初中数学学科的“教”与“学”协调性策略,以便提升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数学;教与学
  1.前言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如对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教学实施过程困难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教”与“学”的方式,改变教者主导地位,加强师与生二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与前提。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2.1教学方式落后
  我国教学体制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学理念基本停留在“一个讲台、一位教师、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之中,此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给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带来严重的影响。
  2.2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对于新教学理念存在普遍的认识不足情况。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仍然是以教为主体,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全部事项坚持包揽,缺少与学生交流与互动。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培养予以忽视,使得“教”与“学”出现严重不协调现象,继而致使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严重下降。
  2.3只注重教法改革,忽视学法指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多数中、青年教师具有知识面广、职业素养高、勇于改进教学方法等优点,但是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足够重视,致使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巩固,学生解决问题与自学能力不能有效提升,从而给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制约性。
  3.加强初中数学“教”与“学”协调性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学法”的传授
   苏教版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特别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通过观察、类比、实验、概括、推理等,发现研究对象的特征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与区别,并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此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和典型案例数学思想,帮助和指导学习对象打开思维、创新、求异的大门。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大量展示数学方法的运用,如让学生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所用的一些思想方法,这样即使学生忘了数学公式,学会了方法也可自行推导出,并以此思想方法打开学生的思想大门,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继而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3.2关注目标引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入新课程后,应注重“教”与“学”的协调性,及时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苏教版(从分数到分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如能够正确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够准确区分整式和分式二者之间关系,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检测习题如下所示)。
  (2)下列格式中,可能取值为零的是()。
  A.m2+1/m2-1   B.m2-1/m+1
  C.m+1/m2-1 D.m2+1/m+1
  以此对学习对象的自学实情进行考察,从而根据他们学习实际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和量。
  3.3让学生在“思”中高效“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教”与“学”方式,不仅能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教”与“学”的素养和习惯,更能高效开展双向活动,实现“教”与“学”活动的升华。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评价反思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抓准还能突出教学的难点与疑点,在做好自身剖析反思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反思、评价,以此来增强学生思维辩证能力与思维的灵活性。
  如在讲解(如图1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弦CE交AB于点D,连结OE、AC,若∠POE=2∠CAB,∠P=∠E。
  (1)求证:CE⊥AB
  (2)求证:PC是⊙O的切线
  在此问题的求证中,教者可将“教”与“学”相协调的方式引入其中,要求初中生组建数学小组,对此题思路进行小组探讨,并对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剖析。这样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图2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与改进。并在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的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师与学生在双边有效互动中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同步互动、协调并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力与积极性,继而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小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22(3):12-15
  [2]曹聪.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J].关爱明天,2014.23(11):11-13
  [3]刘建峰.“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大世界,2013.23(15):22-25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法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
分析了混凝土闸墩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发展过程。对石山口水库闸墩中增设膨胀混凝土带后的施工期温度进行了实时监测,为了解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变化规律提
【摘 要】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坚持创新才能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猛兴起的挑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关键词】物理学科;科技创新;提高能力  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物理
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完善的知识经济应该是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三轮齐驱的系统工程。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将科教兴国战略与知识经济
根据我国现行电力体制,参照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按“谁受益、谁分担”的市场经济原则,以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受益主体。对受益方发电侧火电企业和电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更是突飞猛进。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主
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流通产业将面临更大发展挑战,市场国际化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对我国商品流通业产生了巨
联合体监理模式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的应用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的创新性实践,与传统铁路监理模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对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联合体监理站机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