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认知情感
  【分类号】G623.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三大因素之一,“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抱负水平低,坚持性差,情绪波动大等等,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從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设想一个情绪不好、感情淡薄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2、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别一部分人(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3、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许多教师的经验说明,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创设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这方面,一些教师实施愉快教学,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
  1、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414”,问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回答是肯定的。这时老师接着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使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
  3、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4、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和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5、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每一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多种学习经验的综合。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益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巩固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适当开展小游戏活动,作律动操,都是成功的实践经验。
  四、建立探究创新的心理情感
  要建立这样的心理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
  1、探究的问题要科学。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索性问题把握程度不够,不是过于简单了,就是过于难了。探索性要求,一方面,所给出的数学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的问题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另一方面,所给出的数学问题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学生将会由于对知识理解、问题解决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教学应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2、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会产生种种情感。对此,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的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总之,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0-02  【案例描述】  2013年9月,新学期又开始了,我带着欣喜的心情迎来了一批新学生的到来。工作以来,我总是寻寻觅觅地去思考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如何做好管理班级的后进生和学困生工作,却从来没有接收过一个听力残疾的学生。因此,当一个充满着阳光的男孩进入我的视线,我面带微笑地迎向他!他的家长却告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改中明确要求,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回归到教育的主体地位当中,乐于学习;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并乐于自主探究,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探讨;并在课后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发挥探究性教学对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意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教学方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教材分析】  一、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二、教材处理  这一框题包括三目,第一、二目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从"专利权杀人"谈起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宣称:"专利是浇在智慧火花上的利益之油."这肯定了专利制度在鼓励发明创造方面的显著作用.但在前两年,从南非一些激进的
摘要:本文就当前高校文献检索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文献检索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专业实践与检索理论的结合、课程时间安排、实习方式和考试模式三个方面提出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的措施。  关键字:网络环境;检索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以及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联机检索,给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不但要
[摘要]:通过对“要素组合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在分析现行的《水工建筑物》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水工建筑物教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1)团队合作形式;(2)“模拟上课+教师点评+其他团队提问”模式和(3)“现场讲解+情景模拟”模式。三种模式的运用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度、掌握知识度、学习积极性都有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要素组合方式;水工建筑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V698.1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