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牧区开启了工业化的历史大幕,几乎所有牧业旗县都提出了“工业强旗”的发展思路。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牧区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在全区33个牧业旗县中,凡是工业化步伐较快的,基本都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也正应验了“无工不富”的历史箴言。但是,由于牧区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难免的。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客观的判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使牧区工业化的目标由“工业强旗”向“工业富民”转变。
我们知道,草原是牧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草原生态在牧民心中是天大的事,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民的生产生活和幸福指数。因此,牧区工业化绝不能以破坏草原生态为代价。相反,应该树立“发展中保护,发展中建设”的理念,通过工业化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又用发展的成果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凡是在牧区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特别是各类矿山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坚决做到“谁破坏,谁补偿,谁建设”,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是国家早已明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政方针。牧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提倡“以工促牧,以城带乡”。应该说,目前很多牧业旗县都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工业反哺牧业的时候到了,工业反哺牧业的能力有了,关键是要看反哺的态度、决心和力度。说到底,工业反哺牧业的核心是要让广大牧民享受到牧区工业化发展的成果。牧区旗县政府要牢固树立“富民强旗,富民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在财政支出上更多地向牧业、牧区、牧民倾斜,最大程度地改善牧区基础设施,提高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新牧区建设步伐。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推进器,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牧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牧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一座座牧区城镇旧貌换新颜,一派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牧区城镇化则是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牧民分享牧区工业化发展成果的过程。同时,大量转移牧民进城就业,是减轻草原生态环境压力,恢复草原植被的战略举措。牧区各级政府应该加快转移牧民进城的脚步,为进城牧民提供住房、培训、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民生服务,让他们尽快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实现安居乐业。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我们知道,草原是牧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草原生态在牧民心中是天大的事,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牧民的生产生活和幸福指数。因此,牧区工业化绝不能以破坏草原生态为代价。相反,应该树立“发展中保护,发展中建设”的理念,通过工业化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又用发展的成果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凡是在牧区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特别是各类矿山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生态补偿机制,坚决做到“谁破坏,谁补偿,谁建设”,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是国家早已明确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政方针。牧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也要提倡“以工促牧,以城带乡”。应该说,目前很多牧业旗县都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工业反哺牧业的时候到了,工业反哺牧业的能力有了,关键是要看反哺的态度、决心和力度。说到底,工业反哺牧业的核心是要让广大牧民享受到牧区工业化发展的成果。牧区旗县政府要牢固树立“富民强旗,富民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在财政支出上更多地向牧业、牧区、牧民倾斜,最大程度地改善牧区基础设施,提高牧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新牧区建设步伐。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推进器,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牧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牧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年来,一座座牧区城镇旧貌换新颜,一派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牧区城镇化则是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这也可以说是牧民分享牧区工业化发展成果的过程。同时,大量转移牧民进城就业,是减轻草原生态环境压力,恢复草原植被的战略举措。牧区各级政府应该加快转移牧民进城的脚步,为进城牧民提供住房、培训、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全方位的民生服务,让他们尽快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实现安居乐业。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