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文中,插图属于“第二语言”,开展文本阅读活动时运用插图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文本语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常常忽视课文插图的教学作用,导致教学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课本内容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二是图,两者属于一个整体,不仅存在一定的联系,还可以相互产生作用。故而,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巧妙使用插图,对深度引导学生高效开展文本阅读,从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插图法,提高学生阅读感知
  阅读感知主要是指在课文阅读中,学生对阅读产生的直观感知指数,它属于开展高效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静态文字根本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而可插图法能够弥补这个不足。因为插图具备鲜明的色彩和灵动性强的特点,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插图法,有效强化学生的阅读感知。
  如课文《小露珠》中采用的插图呈现出不同的小动物和植物,如青蛙、蝴蝶、荷花及草秆等。在阳光下,这些动植物非常生机灵动,生动形象的画面感、生机勃勃的生命个体,两者与课文表达的语言有机融合为一体,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愉悦的舒适感。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文前,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分析文中的插图,使他们能够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短时间内感知课文所要表述的内容,以此获取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结合插图法,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主要是指学生在开展文本阅读活动前就已产生了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当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后,就会产生阅读兴趣。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懂得运用插图设置相关的导读问题,借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前,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文中使用的第一幅插图,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乌鸦嘴里已经叼到肉了,为何还要站在大树上呢?为何不立刻飞回窝里呢?大树下面的狐狸为什么要死盯着乌鸦?”借助插图和问题,加之教师的積极引导,学生就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较强的阅读期待,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内容,自主思考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课文插图,并以此设置对应的问题,可进一步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较强的阅读动力,为今后的高效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三、结合插图法,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在开展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度理解文本语言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给 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学生积累的阅读经验相对较少,无法充分地理解课文中有一定难度的陌生词语和句子,但是课文插图能够补充这一个不足,所以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应运用课文插图,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度认知文本语言。
  如课文《拉萨的天空》在形容拉萨的天空时,使用了“湛蓝”“蓝得让人神往”等词语,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拉萨,所以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境。而课文中使用的插图背景均为蓝色,尤其是课文末尾的插图,几朵白云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中,更能形象地表达出上述词语。由此可见,课文插图对文本阅读具有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直观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插图是一项重要的教材资源,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课文插图的价值,并懂得利用其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感知,使得学生能对文本阅读产生期待,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巧婷.小学语文插图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天地,2015,(6).
  [2]周丽娟.挖掘插图魅力,关注语文生长[J].华夏教师,2016,(9).
  [3]范小丽.插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初探[J].江西教育,2017,(8).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郭集小学)
其他文献
NetApp公司日前推出了EF560全闪存阵列,其存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数据库和分析应用程序带来稳定、一致的延迟、带宽和IOPS,而这些性能对用户至关重要。根据最新的SPC发布的SPC-1结果,EF560凭借低于1毫秒的平均响应时间,问鼎全闪存阵列最高SPC-1性价比。  EF560在性能上达到65万次IOPS,延迟时间为800微秒,在2U空间内能提供38 TB的容量,同时提供99.999
勒索软件的时代始于2013年的CryptoLocker。几年来,攻击者变得越来越老练而且有商业头脑。本文介绍了一些您目前应该了解的相关内容。  勒索软件是一种恶意软件,一旦您的计算机被它控制,就会危及您的安全,通常会阻止您访问自己的数据。攻击者要求受害者支付赎金,承诺(不一定是真的)在付款后就可以恢复对数据的访问。  用户能看到怎样支付赎金以获得解密密钥的说明。这些费用从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以
统编本教材依照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课程内容,人文主题广泛灵动,语文要素明确扎实,并划分成为若干的细节点,循序渐进地分布在不同单元的课文和练习之中。一线教师如何把握不同学段、不同册数、不同单元、不同课文中的语文要素,并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将其转化为语文能力呢?笔者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用课标观照课文,洞察训练方向  1.高屋建瓴,联系课标精神比照  统编本
如果家里的电器坏了,你的家长会选择修理,还是选择重买一个呢?在这个日常选择里,存在一个理财小常识,那就是“沉没成本”。让我们跟着超超家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吧。  理财趣题1  一种燃气热水器,现在一台的成本价是900元,比原来降低了10%。请问,原来一台的成本价是多少钱?  理财趣题2  超超洗一次澡,热水器总计加热20分钟。假设热水器的耗氣量为0.02立方米/分钟,天然气的价格为2元/立方米。请问
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体现着国家意志,肩负着传承文化的教育使命。纵观我校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生源60%以上为外来务工子女,学生阅读量不足,知识面比较狭窄;教学中,以教材中的“篇”为训练单位,耗时多,收效小,从而出现“识字慢、阅读晚、作文难”……为破解这些难题,我们从自主识字、自我阅读、自能作文入手,开发“三自课程”,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与实践。  “三自课程”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
蚕体内的丝腺体结构  吐丝管 前部丝腺 中部丝腺 后部丝腺  蚕体内的丝腺体比身体长5倍,与貯藏丝液的袋状囊相通。蚕通过伸缩头部,将丝液抽压出来,当丝液与空气接触后,便形成细长的丝。
词语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识字解词是语文积累的基本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典型词语时,需要有接轨和拓展意识,借助工具书、教辅材料、多媒体搜集等,解读典型词语的本义,接轨具体语境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联系读写发掘其特定意义,可以为学生规划清晰的操作路线,自然形成典型词语的积累和内化学习。  一、积累性阅读,理解典型词语意义  典型词语有典型意义,学生大多没有预习的意识,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加快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3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行动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进度安排。  专项行动具体包括“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农村校通宽带计划”、“应用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节段性,非动脉硬化的炎症性阻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小中血管、神经,尤其是下肢血管。病理变化为血管壁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本病呈周期性发作,可引起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目前,医学界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吸烟、免疫、感染、炎症、同型半胱氨酸、基因和性激素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血液高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的耐心与毅力,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而且自制力较差,上课爱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上课时会偷吃零食。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独属于中国的一种文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相对于枯燥无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