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提高新时期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及综合素质,国家整改教育策略,实施素质教育。动态生成教学作为一个新的教学理念,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改进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从初中历史的角度分析动态生成性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应用。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历史 动态生成性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强调教学预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单调,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多面性,结合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征进行教育活动。初中历史课程趣味性很强,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动态生成性。
  一、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背景
  (一)动态生成的原理
  传统的教学大多被看做是程序性、延续性的过程,认为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教学质量差。事实上教学的本质理念是对人的理解及对知识的传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可塑性强的认识活动。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服务于学生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感知力和心理变化,改进教学手段,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动态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认知水平,以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初中生正处于发育期,渴望自由、独立,好胜心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肯定。他们感情丰富、想象力极强、偶尔会迷茫,而且兴趣广泛,接受力强,这些特点就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提供了契机。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其客观性很强,表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容易出现片面性理解的问题。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注意引导,时刻掌握学生的动向及心理,了解学生的需求。另外,历史本身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历史课堂应具有动态性和丰富性。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进行改编,不能以偏概全、拘于形式、本本主义,甚至只为考试而教学。
  二、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观念落后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很多教师都能接受“学生中心论”这一理念,可是一到课程实施中,就会事与愿违,应对性不强,这可能与他们多年的教学理念有关,也许他们从心理上并不接受这一理念。比如在讲到古希腊的殖民扩张时,一个学生提问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貌似与本课程关系不大,有的老师面对这类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一般是不予理睬的,或者是含糊其辞,一句话代过,学生听得也是一头雾水,并不能完全理解。既然教学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也积极提出了问题,老师就应该正面回答或者承诺课下好好与同学讨论,但事实令人费解。这种教学观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机智,导致学生对这门课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课程资源认识有限
  由于历史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全面了解教学资源,有时候教师认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是需要其他设备做辅助的,只注重设备的辅助而忽略多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重要的辅助教具。但是这个教具不是为老师省力而设立,而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而设立的。一些老师为了省劲,讲课时在多媒体上呈现很多相关的历史人物图像及历史建筑建筑,而关于历史教学的重点却很少讲解,多媒体成了图片展示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型的教学工具还会不断出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教具,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需要大量图片和文字辅助教学,更需要教师的讲解及评论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历史学科的有效学习,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三、动态生成理论下课堂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不能被扭曲,教师在讲课时要抓住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这样的资源才是适合学生学习的,对课堂有积极的影响。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很丰富,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中,在互动中师生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方式是否有明显的错误,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方式,给予回馈和纠正,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性语言和动态表现力,这些都是教学资源,传统的只看重文字的资料的教学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新课标下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下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进行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师生关系平等,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学生要树立“我和我的老师在关系上是平等的”这一理念,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教师要给予学生民主与自尊,这是动态生成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好好体会,把握好掌控力,提高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效率。
  (三)建立多元思维教育模式
  历史不仅研究古今重大人物和事件,而且研究并总结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多线性思维能力。初中历史课堂已经初步与其他科目建立了联系,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历史与其他课程的联系,鼓励学生多元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总之,现代教师应该摒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下充分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探索,注重开放性的生成性资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历史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郑亚春.关注初中历史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56.
  [2]章杰.初中历史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12):59.
  [3]李占军.运用动态生成性资源创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9):18.
  [4]李占军.浅谈动态生成性资源与高效初中历史课堂的创建[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2)51.
其他文献
教学相长,教与学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但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因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出现教与学脱节的情况。那么,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学”的问题上做足文章。我从下面五个方面谈谈怎样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动”起来。  一、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
面对人才梯队的断层,时下大多数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外部招聘”,也有少数企业主张“内部培养”,到底是“外部招聘”有利还是“内部培养”更好,首先我们分析一下两种人才引进方
期刊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能说与G排、m排、ρ液、V排有关,然而,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甚至不少教师也不知不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124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8月15日至2016年8月15日期间收治),62例/组.
春秋时期,齐恒公的厨师易牙发现了食物有不同的性和味,性是指食物的四气,味是指食物的五味.rn四气rn又称四性,就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还有一类食物,它的性质平
首先从建筑供应链的角度阐述并提出保障房工业化建造项目的供应链架构.然后基于BIM技术的功能与应用特征分析,构建保障房工业化建造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进而实现保障房工业化
1999年8月3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3月30日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01月该院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中介机构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新领域,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从深圳市情况,中介组织党的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党组织在中介行业组织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型人才转型,为各级教育提出了新机遇与新挑战。因此,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现代化教学要求,成为了各级教师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这就需要强化常规管理,进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