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行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单侧原发性气胸行双侧肺大泡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以寻求单侧原发性气胸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413例单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其中男371例,女42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7.7岁。气胸位于左侧285例,右侧128例;首次发生气胸252例,再次发生气胸161例;单发性肺大泡65例,多发性肺大泡348例;肺大泡直径≤1 cm 361例,直径〉1cm 52例;肺大泡位于肺上叶370例,位于肺中叶或下叶背段43例。采用双侧腋下第
其他文献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漏斗胸矫治新进展暨NUSS手术学习班”将于2010年7月12~16日举行。本班将讲述胸壁畸形矫正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各种类型漏斗胸的微创NUSS手术。包括NUSS手术的操作、麻醉、护理、并发症处理、术后评估随访以及钢板拆除等相关内容。除本院专家授课外,届时还将邀请数名国内知名专家承担部分课程。
例1 男,66岁。左上胸背部疼痛伴吞咽哽噎感4个月。曾息肺结核,血吸虫病。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后段有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胃镜活组织检查示:食管下段鳞癌。术前临床诊断:肺癌合并食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的心肌保护作用及与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的关系,为药物后处理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