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教学中,写作教学成为了教师的一大难题,同时也另学生望而生畏。为了能更好的提升写作能力,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从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在教课过程中,让学生背诵书中一些委婉、优美词句,让学生为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2、写日记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如:组织学生搞一次联欢活动,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教给观察方法,注重实效性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培养观察习惯,这是第一步,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所以,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独立的观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将不再担心无米下锅,文章内容自然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也会随之提高。
  四、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激励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五、引导学生善于积累
  养成摘抄的习惯。有句俗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丰富词汇,除了诵读,还应该学会摘抄,做到读抄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拥有大量的词汇。学生摘抄的语句通常都是他们自己喜欢,能够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语句,这样的语句才会使他们用的得心应手,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不断的积累,才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能到达金字塔的动物只有鹰和蜗牛,蜗牛不仅仅靠的是意志,还有就是它的日积月累。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积累,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可以稳步提高。
  总之,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艰辛的劳动。我们要长期坚持培养学生敢于写、乐于写、有话写,抒真情说真话,产生写作之动力。同时学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得法、言之精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是要循序渐进的,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其他文献
用250、300、350和400Gy 4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鄂恩4号小麦干种子,测定了照射后及时播种和贮藏150d播种对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高、幼苗根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全面覆盖课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
【摘 要】魅力的灵魂所在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非常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的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个体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格魅力 塑造 汉语文教师  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
列方程解用应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解应用题强的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主动性、灵活性较强,思维较活跃,有较强的数学潜力,这说明应用题教学和教学思维能力培养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应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在初中阶段,有相当部分学生开始学习应用题时,往往题目读不懂,示意图不会画,数量关系找不准,未知、已知的关系搞不清,无从下手等,针对学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