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水稻盐粳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供试品种的始穗期逐渐提前,每穴有效穗数逐渐下降;密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稻盐粳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大,供试品种的始穗期逐渐提前,每穴有效穗数逐渐下降;密度对千粒重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随之减少。栽插1.5万穴/亩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实际收获产量和理论收获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2016年夏季对河南省最近三年审定的玉米品种以及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共20个,在濮阳地区进行筛选试验,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对照,就参试品种的植株性状、抗逆性和产量性状
根据驻马店玉米生产中遇到的旱涝交替、病虫草害多发、种植管理粗放等情况,针对性提出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治虫、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排涝防倒伏、辅助授粉、适时收
笔者利用小拱棚进行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试验,通过对马铃薯试管薯漂浮育苗的温湿度、池液、成苗率、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探索出成苗率、分枝数、
以水稻品种宁粳4号、连粳7号、连粳11号、华瑞稻1号和连粳15号为试材,考察了机插秧栽培的水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机插秧水稻品
玉米生产是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粮食安全的基础,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夏玉米主产区之一,利用灰色模型对该地区玉米产量进行预测对该地区的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依据我国2001
2016年合浦县土壤肥料工作站进行了不同土壤改良剂产品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益试验,旨在为酸性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土壤调理剂1号50 kg)效果最好,比处理1 CK(对照区)亩增产25.1 kg,增长4.86%,土壤pH值增加0.28;其次是处理2(亩施用石灰75 kg),比处理1(对照区))亩增产20.1 kg,增长3.89%,土壤pH值增加0.14。该研究结果值得推
豫南旱地由于近几年花生种植面积较大,虫害发生较为严重。针对花生生产上常见的虫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花生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