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电视剧如何作为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在此重要讲话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意见》大体分为七个部分,大致是:
  绪论;
  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
  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环
  境条件。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
  专家指出,更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出台正逢其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果说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高成果的话,那么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15日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1世纪在新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真正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真正体现时代的风貌、真正引领时代的风气,具有指导意义。“文艺在市场大潮前不迷失方向、不当市场的奴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意见》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阐释和实践部署。这就纠正了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承认文艺的商品属性,否认文艺的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承认文艺的娱乐功能,否认文艺的教育审美功能的偏向。有力地匡正了方向,拨正了航向,使文艺能够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提供精神正能量。”仲呈祥说。
  文艺界人士表示,意见将给全体文艺工作者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这不仅是文艺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当代文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一件大事。
  我们再结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这一“21世纪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看,人民为中心和中国梦是大的原则方向,但会反复强调创新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这有利于文艺工作者解放思想、破除枷锁。此外,网络文学可能获得中央正式承认。
  文艺不仅仅有娱乐功能,还在于引领,在于其渲染的正能量。在此引导下,中国电视剧创作须坚守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崇高价值观的人物代表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其以独具的影响力在特定生活中起着引领作用。这类人物通常具备深厚的历史意识与崇高壮美的价值情怀,给观众以积极向上的价值影响。像《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瞿霞、杨立青,《悬崖》里的周乙、顾秋妍、孙悦剑,《潜伏》中的余则成、左蓝、翠平,《闯关东》中的朱开山、朱传武、鲜儿,《知青》中的赵曙光、赵天亮,《钢铁年代》中的尚铁龙、杨寿山等,这些人物的言行则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可贵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时代朝气蓬勃的主流价值理念。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电视剧中的主流人物秉承正义、坚持真理,满怀一颗善良与真诚之心擦亮了电视剧的核心价值光芒。
  我国的电视剧创作从来不缺少对主流价值的表达,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电视台集中播放了一批优秀的献礼作品,而这些电视剧相较以往抗战题材剧有所不同的是,作品对生活的细节化的放大处理,在创作上采取生活流的叙事,去掉了主流意识形态符号化的印记,以生活的细节化、真实化取代了人物的符号化、脸谱化与教条化。一方面无论是哪种题材的电视剧,都应该让观众看到其主流价值观在电视剧中的守望,一方面,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其营养都是来自于人民,创作方法虽然追求的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但其在人物塑造上不是停留在符号化、概念化层面,而是血肉丰满的,是受人物自身性格特点、具体生活情境乃至利害冲突影像的人物。
  “中国梦”是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梦想体系,电视剧创作中曾一度出现的“革命历史题材模式化、英雄模范人物题材概念化、古装历史题材嬉戏化、现实生活题材肤浅化”等庸俗戏剧化处理方式都是要避免的,当代精神是优秀的从业者一直在倡导的,既有故事、又讲情操的创作路径,是把握住“中国梦”电视剧叙事的灵魂和走向的关键。
  叙事学大家罗伯特·麦基曾说过:“价值观、人生观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价值观的腐蚀便会带来与之相应的故事的腐蚀。我们必须首先深入地挖掘生活,找出新的见解、新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创造出一个故事载体,向一个越来越不可知的世界来表达我们的理解。”电视剧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述从电视剧诞生至今从未停止过,其对主流价值观的表述也注定了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需要创新的新问题。
  另外,符合政策方向的文艺作品,或将得到更多支持,如弘扬与发展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作品。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以往说得更多的是“网络文学”,关于大力繁荣“网络文艺”,有某微信号这样总结,“网络文学、网络动漫、微电影、网剧、脱口秀、段子等应该都在其列”。或者,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已经成为方向,它是时代的需要。
  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争议中发展、在批评中成长。因其产生于市场经济时代,天生带有商业性,其逐利性往往也是最受诟病的一点,从而被放在正统文艺的对立面。但也正因其商业化,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一类型文艺的快速发展和成熟,所以通过这样一份《意见》可以理解为是给网络文艺去污化”。
  以刚播放结束的《花千骨》为例,这部典型的网络文艺作品改编为电视剧之后收视长红,此前轰动一时的《甄嬛传》也是根据网络文学改编,《致青春》掀开了电影“大IP”的热潮,暑期档的大赢家《煎饼侠》更是全身充斥着“互联网基因”,网络文艺正在向成为整个文化产业支柱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发展好网络文艺,是繁荣文化产业的必然。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份“利好”网络文艺的文件出台,不仅相关企业、播出平台和创作者会受到鼓励,对政策敏感的资金会更多投入这一领域,相关产品的发展节奏会更快。
  “互联网 ”的概念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一样如此,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如何才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达到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网络文艺不失为接地气的引导方向。网络文艺这一行业是从重重壁垒里长出来的野草,“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政策令其有了融入主流并获认可的空间。
其他文献
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  革开放的春风已经率先吹绿了中  国南方,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  遍地开放,家住瑞安古树村的周  万顺召开家庭会议,宣布了一个  石破天惊的决定:一是卖掉房子  让13岁的女儿阿雨跟随表舅去意大利上学,二是他和媳妇赵银花带着  16岁的儿子麦狗闯荡温州城,寻找商机发大财,此后的20多年间,周  万顺一家的人生都因他当初的那个决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创业年代》
在近期举办的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编剧彭三源发言表示:她在这个春暖花开、热闹非凡的时候最想说的话,是希望大家“冷静”,听者都明白她话里的恳切。彭老师说这个话不是没有原因的,不久前杭州某影视公司的老板自杀了,给这个晚来的春天蒙上了些许阴霾。  同样是杭州,那个我待过四年、倍感节奏慵懒的城市,某房地产企业也申请破产,成为房地产“资金链断裂的第一案”。有文章认为这个企业肯定在楼市不理智的阶段干过不理智的
说话耿直、语速很快,再听不到她讲“羊肉串儿味”的普通话。“沈冰”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搭火车来京“看世界”的姑娘了,她在这里找到了事业和爱情,如果不去考究外形和出身,你会以为佟丽娅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  眼前的姑娘脸上写满自信,近两年来在影视剧作上的高产令她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不过她真实的样子跟想象的稍微还是有些距离。可能是因为身形太瘦弱,佟丽娅看起来总给人以温柔、文静的感觉,但她其实压根儿就不是
导演:李国立  原著:桐华  制片人:蔡艺侬  主演:吴奇隆饰四阿哥、郑嘉颖饰八阿哥、刘诗诗饰马尔泰·若曦/张晓、刘松仁饰康熙、刘心悠饰马尔泰-若兰(八侧福晋)、石小群饰郭络罗·明慧(八福晋)、袁弘饰十三阿哥、林更新饰十四阿哥、韩栋饰九阿哥、叶新饰十阿哥、刘雨欣饰郭络罗·明玉(十福晋)、郭晓婷饰敏敏格格、巴森饰苏完瓜尔佳王爷、穆婷婷饰四福晋、郭珍霓饰绿芜、张雷饰太子、曹馨月饰巧慧、叶青饰玉檀、郑凯
乱世飘萍 情义无价  导演:李添胜  编审:叶广荫  主演:黎耀祥、胡杏儿、萧正楠、马赛、谢雪心、刘江、陈自瑶等  类型:民初奇情、抗战  集数:30  播出时间:2015年8月10日  播出频道:翡翠台、高清翡翠台  故事:在乱世中,胜利需要用另一种方法,这方法就是智取,间谍就是最有效的武器。日治时代,间谍潜伏于大街小巷,无孔不入,各有立场,各有目标。有人为国而战,有人为情而战,有人选择放低分歧
《爸爸去哪儿》为什么成功?真正打造点是小朋友最纯真、最真挚的部分,那部分不能让他演,跑男也一样,真人秀节目,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大家都知道跑男第一集反馈没有那么好,第一集收视率没有那么高,因为兄弟之前没有磨合好,没有晨妈、没有宝蓝组合,形成真实感情,有代入感。时间长,老朋友有了默契、幽默感,那是最大的共鸣点,那个共鸣点是节目成功的原因。  ——陈洪伟
欢乐到底  2013年4月15日,乐视网出品的网络剧《我叫郝聪明》以5000多万的播放量收官。这部讲述北漂大妞欢乐寻爱的网络剧,采用了播放互动、网络征集和全站独占贴片等宣传方式,获得2013年“优秀网络剧作品”、 2013金远奖的“营销传播巅峰案例大奖”、2013大中华区“艾菲奖”铜奖;2013网络视听“最佳网络剧营销案例”;2013“中国微营销年度精品案例”银奖;2013金瞳奖“最具商业价值网络
前一段,巩峥和徐梵溪作为本刊两期的杂志封面人物出现,我们约在一起进行采访;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的赵立新,也因出演《中国式关系》的契机,和我们畅聊了表演的真谛;本期策划关于发行的专题,和同事讨论后,曹平属最佳人选。而上面这些活跃在我们眼前的实力派演员都和一部作品有关——《芈月传》。  一部《芈月传》,着实捧红了不少演员,虽然这部戏的大火部分得益于观众对《甄嬛传》的延伸期待,最重要的是曹平和郑晓龙这
《舌尖上的中国》关键数据:  拍摄素材无法计数,大量的数字记录,硬盘资料。  拍摄团队30多人  拍摄地点60多个,加前期调研将近100个  去了将近100个地方  花费一年时间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一些现象  1,自淘宝的数据显示,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到第5天,已有5844791人上淘宝搜索零食特产;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多件。就连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的成交量都增长了
电:您当时是怎么想到开始做剧照的?  傅:我原来本身在一个企业报社里工作,做摄影记者。觉得没什么意思,后来就辞职了。那段时间正好喜欢那种背着相机云游四海的感觉,去了云南、西藏好多地方。很喜欢那种浪迹天涯的感觉,留着长头发,光背个包。有钱的时候弄个车,没钱的时候就徒步。后来发现不行,生活越来越艰辛了。那时候买胶卷也贵,冲卷也要花钱。而且照片获奖也罢,刊登了也罢,那些钱都不足以养活你。那个年代卖照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