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医院内感染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及常用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和联合药敏实验.方法 细菌鉴定应用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用D-试验检测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结果 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从临床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得到113株葡萄球菌,其中iMLSB表型(D-试验阳性)占34.5%)MSB表型(红霉素R,克林霉素S)占16.8%;cMLSB表型(红霉素R,克林霉素R)占41.6%,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表型葡萄球菌58株中D试验阳性率为67.2%;D-试验阳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唑林的MIC90分别为2.0、8.0、4.0、16(mg/L),万古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唑林联合药敏结果MIC90均为1.0(mg/L).结论 医院内感染诱导型克林霉素葡萄球菌的发生率已越来越高,临床应根据细菌实验室的耐药表型检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一般温室鳖池的设计弊端及其换水时的排污效果,和换水时对鳖正常活动的干扰.对温室鳖池的设计技术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减少换水量的同时,提高了排污效果,并克服了换
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笔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设计思想:
目的 探讨非上皮来源的少见外阴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非上皮来源外阴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的平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胰头癌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检索1973-2006年8月间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胰头癌效果的
目的 回顾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10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采用HSCT治疗9例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克罗恩病(CD)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31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0m异/m2静脉滴注
目的:研究CD20scFv嵌合T淋巴细胞靶向杀伤Daudi细胞时杀伤的效果和T细胞活化情况.方法:将两种质粒转染至PA317细胞中,用转染成功的PA317上清液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后经800 mg
目的 初步探讨雌激素代谢酶CYP17和CYP19单核苷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短串联重复多态性方法,检测213例乳腺癌患者和43
目的 报道两例.肾单位肾痨-髓质囊肿病(NPH-MCKD)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本院诊断的两例NPH-MCKD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NPH-MCKD的临床病
目的 探讨新生儿环状胰腺的影像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的价值.方法 分析7例新生儿环状胰腺的临床、X线和CT表现,其中6例患儿经手术证实.结果 6例腹部立位平片表现"双泡征",其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