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水利和农村水电的政策

来源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56914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
其他文献
一、抓住文章特征,找寻阅读路径  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有不同的特征,教学时首先要抓住这些特征,学生熟知了不同类别文章的特征,学习时就会“顺藤摸瓜”,阅读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如古典诗歌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意象和意境是古典诗歌的基本要素。阅读古代诗歌,就要引导学生从感受意象意境入手,在分析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中进入诗境,体会诗情和作者的匠心。如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大多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
为了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农村水电建设行为,严肃水利工程建设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条例及文件,对我省农村水电建设项目管理
接地网有铜接地网与钢接地网两种方式,本文对两种方式作了简要介绍,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铜接地网在技术方面的优越性。
教育部新出台的《中高考改革制度》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传统文化”,培养“阅读能力”,回归“语文本质”。这无疑是一缕喜人的春风,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敲击着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心。语文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时时浮现在脑海中,以致夜不能寐,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  
近段时间观摩了许多语文教学比赛课和展示课,自己也深受启发和鼓舞。反观自己的语文教学,也看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失。笔者结合自身平时课堂教学的实际,将这些缺失、不足以及思考写出来,期待与同仁们学习与共勉。  一、無法言说的痛——语文课堂教学的缺失与不足  1.呆板机械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堂情趣消失  “语文课越来越没意思了”。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价,老师内心是沉甸甸的。语文课堂趣味的缺失,问题究竟在哪里?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的实施,是对教师传统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严峻挑战。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亟需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刻全面的审视和反思,完成角色的转型定位,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  一、回归主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组织者  2011版《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