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3年秋季,我校高一年级使用了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教学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多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做中学、学中用的乐趣,下面笔者着重探讨Warming-up部分的几种教学尝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秋季,我校高一年级使用了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的教学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多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做中学、学中用的乐趣,下面笔者着重探讨Warming-up部分的几种教学尝试。
其他文献
正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必须优化课堂时间结构,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然而,教师在工作中严守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习惯用固定的时间单位和时空环节组织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的单一性,使用上的壟断性,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自我选择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中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决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如此。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全程管理和科学指导是研究性学习目标達成的重要保证。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切人口,但由于各地教育资源不同,教育者对其认识不同,实践操作层面还有待深入研究。20
1997年,延安市率先在陕西省进行了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试验,即在延安中学进行教育“四制”(校长聘任制、教师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岗位目标责任制)改革试验。随后,该市下辖的各区县也陆续进行了这样的试验。从2001年起,此项教育“四制”改革试验在延安市所屬的13个区县全部强制推行。
一、2004年文综全国卷历史学科试题的特点 1.以学科主干(基础)知识为考查核心。2004年文综全国卷(以下简称2004年卷)历史部分的命题选点仍然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核心。如:第12—15题(“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题),第16—19题(“文字资料和文物的价值”题),第20—23題(“古今中俄(苏)关系发展演变”题),第24题(“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题),第37题第(2)小题(“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终于出台了。與2003年的考试说明相比,在考试范围及内容上各科都有不小的变化。2004年高考政治的考试范围及内容的变化如下: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自今年秋季开始在广东、海南、宁夏、山东组织试验以来,中学历史教师是少人欢喜多人愁。喜的是课改确实给了我们教师大显身手的机遇和挑战;愁的是广大教师面对新课程,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从,总之,教师心態百出。那么,为什么教师心态百出?而且愁多喜少呢?当然教师本身有原因,但新课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可说是瑕瑜互见。本文就其存在问题谈点个人
未雨绸缪方能决胜高考。在2005年文综备考即将展开之际,如何定位文科教学的基准,使复习备考有的放矢、驶上快车道,成了每位一線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对近五年来的全国文科综合卷的研剖,特别是对2004年全国卷的研究发现,文科综合复习应瞄准三个点,谋好开局篇。
近年来,中学生拥有手机已不再是个别现象,中学生带手机的趋势正逐渐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了“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道亮丽的风景线。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在中学校园里,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对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在信息时代下的研究新课题。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全校学生为
2004年高考大戰的硝烟未散,2005年高考战役的号角又已响起,如何备考、怎样辅导好自己的学生是每位高三教师思考的重大课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从教20余年经验和多年对高考英语试题的研究谈一谈自己对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的看法。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的课程标准后,全国出现了多种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无论哪种版本的初中英语教材,单元词汇量均很丰富。以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的《新目标英语(Co for it!)》为例,仅七年级上册就有16个单元共724个词汇,平均每单元多达45个。仅教材第一单元就有50个单词量。我们知道,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因此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