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鉴定并不是无所不能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刑侦片的流行,使用DNA调查案件的方式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很多时候发现尸骨却无法判定死者身份时,很多人都会说做DNA鉴定不是就可以了。但是,DNA真的这么无所不能吗?
  DNA鉴定真的无所不能吗
  电视剧里动辄动用全套尖端科技装备,把DNA鉴定打造成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这种电视剧看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有一缕头发、一滴血迹、一小块尸骨,就能够通过便携式机器将其遗传基因提取出来,并即刻明确当事人的身份。首先,从骨骼中提取遗传基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而且想要从地下挖掘出的历史久远的遗骨中提取DNA以判断身份,是更加具有难度的。因为DNA不像身份证号码,具有固定的比对系统,所以只凭DNA分析结果很难判定身份,必须有能够进行比对的样本。除非此人生前将自己的DNA上传到失踪者DNA数据库,但这种可能性极低,更不要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那些无法通过DNA鉴定确定身份的年代了。但我们也不是全无办法,想要确认失踪者或嫌犯身份,可以用其亲属的DNA进行比对,这也为警方办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说回影视剧中将DNA鉴定作为万能工具的情节,可能只是为了增强趣味性而编写的桥段。当然,偶尔会有奇迹发生也说不定。
  人体内的指纹——锁骨
  其实除了DNA,骨骼也可以“诉说”身份信息。比如说锁骨在鉴定死者身份时也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通过锁骨判断年龄,还能通过一些手段确认死者身份。锁骨是我们身体中最早开始形成、最晚完成连接的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的青少年的左右锁骨之间有一块相当于5角硬币大小的小块骨骼还没有连接,这块骨骼要在过了25岁之后才会完全与锁骨连接,也正因为如此,才可以通过锁骨来判断年龄。而且锁骨就像指纹一样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每个人的锁骨各不相同。与其他骨骼不同,锁骨的骨密度和形态几乎是终生不变的,在加上锁骨本身是无法运动的,每个人年轻时与年老后的锁骨形态也基本没有差别。由于锁骨位于人体的最前方,所以拍X射线胸片时不会被其他骨骼或肌肉遮挡,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轮廓。因此,发现失踪者遗骨时,如果能够与其生前拍摄的X射线胸部照片进行对比,就能够通过锁骨鉴定身份。
  能够判断人种的骨——颧骨
  想要判断人种,在一定程度上则可以根据颧骨。两侧颧骨凸起是亚洲人的典型特征,面部是我们全身中受环境影响最小的部位。手臂、腿部以及全身的体型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增大,头部形状也会因年幼时仰卧或侧卧的睡姿而发生改变,但面部却不会因此而变化。无论做怎样的面部运动,低鼻梁也不会变高,单眼皮也不会变成双眼皮。由于颧骨存在这种特征,人们通常通过颧骨区分人种。美国田纳西大学法医人类学研究所的威廉·巴斯教授在他关于人类骨骼研究的著作中,讲述了通过人类骨骼区分人种的方法:把铅笔水平放在鼻孔下,铅笔和颧骨之间可以轻松伸进一根手指的就是白种人,否则就是亚洲人种。虽然巴斯教授提出的区分人种的方法过于简单,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确实说明亚洲人种的颧骨与白种人的相比更向两侧凸出。
  物理学与骨骼:生物力学的世界
  我们的骨骼看起来虽然只有木棍般粗细,但它要比你想象中坚硬得多,骨骼甚至能够经受体重超过500千克的马以时速50千米奔跑时的力量冲击。骨骼之所以能够这样坚硬,是因为构成骨骼70%的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得益于这种坚硬的矿物质,骨骼能够承受跑、跳甚至摔倒时所带来的冲击,不至于骨折。但骨骼也不是无限坚硬的,钢铁能够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力,但骨骼不同,如果受到的不是自上而下的力,而是从侧面施加的力,就会意外地被折断。如果骨骼能够承受前后、左右、上下任何一个反向的力,将会是最完美的状态。但遗憾的是,地球上的生物都没有形成如此完美的身体结构。然而骨骼也并非能够无限地承受自上而下施加的压力。长期承受压力导致的骨骼称为压迫性骨折,这种骨骼主要表现在脊椎骨部位。
  软骨中没有“骨”
  “软骨”的字面意思是“柔软的骨”,那么软骨是骨嗎?实不相瞒,就像老婆饼中没有“老婆”一样,软骨中其实也没有“骨”。软骨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我们体内最容易摸到的软骨就是耳朵,它很柔软,我们能够用手折弯或拉伸。与我们体内不停地进行重塑过程的骨不同,软骨几乎没有再生能力,一旦受伤,恢复速度会很慢。所以有些运动员如果在赛场上受伤从而导致软骨也受到严重损伤时,那很可能会影响职业生涯。说起软骨,鲨鱼的软骨则更具特点,因为鲨鱼全身上下都是由软骨组成的,鲨鱼的软骨身体结构使其体重减轻,更适合在水中行动,但尸骨几乎不能留存下来成为化石。然而鲨鱼体内唯一与骨骼具有相同坚硬成分的牙齿,由于数量较多,其化石常见于远古时代的海洋地区。所以鲨鱼死后留下的不是骨骼而是牙齿。
  骨骼是钙的仓库
  “补钙”这个词,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已经听腻了,牛奶、钙片的广告词都离不开“想要强健骨骼,必须多摄入钙。”为什么钙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呢?因为骨骼是我们体内的钙仓库,当我们需要钙的时候,骨骼会将其释放出来。融入血液的钙随着血液在人体内循环,具有很多作用。例如,皮肤出现伤口时,钙能够帮助止血,它也能为大脑提供所需的能量,而且也是防止骨质疏松的利器。血液中的钙含量充足时,骨骼处于待命状态,体内所需钙含量不足时,骨骼会像银行一样,将提前保管起来的钙释放出来。怎么样,是不是觉得骨骼比我们想象中更要复杂?所以,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爱惜我们的身体呀。
其他文献
摘 要 致力于研究智慧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实现同步差异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最大的可能发展负责。  关键词 智慧课堂;差异化教学;小学科学;终身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5-0043-03  1 研究概述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在知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
摘 要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伴随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媒介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素养日益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当前中小学生影视素养教育发展存在诸多瓶颈。结合J学校在影视素养教育实践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典型做法,研究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学校需要强化影视素养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参与的全员导向、课程实施的实践导向以及资源选择的价值导向等经验规则。  关键词 视觉文化传播;影视素养;青少年;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模式兼具传统课堂和在线学习的优点,在培养学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优势明显。针对军队院校任职岗位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内容涉密、线上资源缺乏、课程目标偏重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等特点,探讨基于定制化智慧教学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要素,建立军事任职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组织实施模式,可供军队院校开展混合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军事任职课程;智慧教学;舰载机;金课;微课
摘 要 作为学习生涯的开端和文化传承的必需,识字写字教学成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然而,现实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喜欢认字写字、难以做到独立识字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一线教师和学者认为可以利用信息化工具改善识字写字的教学效果。以福州市XX小学的89名师生为样本,选取生字卡作为信息化工具的代表,采用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法,共设计两节实验课及两节对比课进行实验对比。在对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之后,发
摘 要 为提高电气信息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研制1 kW的独立光伏发电混合储能创新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光伏模拟器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器、蓄电池及双向DC/DC变换器、超级电容器及双向DC/DC变换器等组成,控制系统由STM32F407  开发板和μC/OS-II系统框架下的模块化软件程序组成。详细阐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特点,并在光照强度和负载突变情况下,针对直流母线双闭环控制、混合储能系统(
摘 要 地籍测量专业性强,地籍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对数据精度要求高,配套的成果资料现时性强,同步变更需及时。因此,根据地籍測量具有特殊的专业性,数字化测图和信息化测图构成了现代测绘技术的主要部分。在地籍测量中利用数字化原理和信息化原理,利用GPS技术、遥感技术、摄影绘图技术给地籍测量和地籍图的绘制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关键词 地籍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  一.地籍测量和测绘技术的内涵  地籍测量
摘 要 儿童性侵事件屡屡发生,让公众目光聚焦到儿童的性教育问题,也渐渐让公众意识到儿童性教育的紧迫性。希望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探求促进儿童性教育、保护儿童性权利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 幼儿园;儿童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读本;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1-0055-03  1 前言
摘 要 对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微项目模块从设计特色、教学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一线教师使用微项目模块提供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高中化学;微项目;核心素养;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3-0043-03  1 前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
摘 要 如何精心谋划基地顶层设计?如何有序打造特色鲜明的实践基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亟待基地校长给予解决。在担任基地校长的八年生涯中,笔者的体会是精心谋划顶层设计是办好一所基地的方向所在,有序打造特色基地是办好一所基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绿色教育;实践基地;创客教育;创新教育;研学;现代新型学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
摘 要 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混合式教学、互动课堂的特点,在阐述手机APP平台携带方便、个性便捷、互动体验的教学优势基础上,以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为实例,具体说明基于手机APP平台的互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心理健康;智能手机;手机APP;互动课堂;互联网 教育;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7-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