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新西兰吃人海岸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加利”号搁浅
  “麦加利”号已经走了6天,还望不见奥克兰的影子。然而海浪凶险,船每摆动一次,桅杆就像要断了似的。大家都灰心丧气。爵士呆在甲板上,拿着望远镜固执地搜索远处的海面,神色痛苦不安。这天,门格尔问他:“阁下,您在找陆地吗?”
  “不!是找‘邓肯’号!”爵士回答说,“它一定在这一带海面,我们会遇到它!”
  “愿上天保佑,别遇到它!那些魔鬼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我们死无所谓!但夫人、玛丽小姐怎么办呢?”“是啊,但我老觉得有新灾难在等着我们,非常害怕!”爵士说。
  这里确是海盗横行的海面,一旦遭遇逃都逃不了。好在什么事都没发生。但是傍晚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风暴要来了!哈莱这时才害怕起来,因为船已偏离航线很远,风正把船往海岸方向吹,那里有许多暗礁!央到11点半时,门格尔和威尔逊忽然听到异常的声响,本能地警觉起来。“那回头浪是海浪撞到礁石后打回来的。看来距陆地不远了!”门格尔说完,叫威尔逊测水。威尔逊抓起测水锤奔到前桅盘,抛下铅锤一测,只有5米!
  “哈莱!我们走进礁石丛了!”门格尔对那船主说。哈莱耸耸肩,奔到船舵那里,正要扭动舵把,威尔逊猛力推开船主,用劲拉着调帆索,让船沿着礁石缝穿行。天色虽黑,仍可看见一条汹涌的白线,离船只有四五千米。这时哈莱才感到大祸临头,惊慌起来!海浪怒吼,暗礁越来越多。突然“砰”地一声,船撞到礁石上,然后又一个高浪,把船抬起来猛地一放,“麦加利”号重重地落在礁石上,一动也不动了。旅客们都慌乱地跑到甲板上来!
  “怎么了?”爵士焦急地问。“搁浅了,阁下!”门格尔回答说。这时候,哈莱像疯子一样,在甲板上跑来跑去。那些水手又开始喝酒骂娘了。门格尔不理睬他们,叫大家都把武器拿出来。少校阴沉着脸,握着枪,吓得那几个家伙一溜烟跑了。 早晨4点,东方泛白,海水已平静。陆地在远处出现,大家都奔到甲板上来。
  “哈莱呢?”爵士问,“去找找,别把他们丢在船上。”大家找遍船上所有地方,都没有他们的影子。土人吃人恶习
  原来,哈莱他们乘小艇逃走了。爵士对门格尔说:“那你就是船长了,我们都是你的水手。”大家都笑了,门格尔挺不好意思。他看看残缺不全的船桅,说:“现在有两个方案脱险:一是把船拖下海:二是做个木筏上岸。”随后大家赶紧分头检查船体损坏情况。 检查船底时,爵士发现有两个接缝开了,威尔逊赶紧塞进些麻线,又钉上一块铜片,把接缝补好。船壳没有大的损坏。门格尔还意外找到一本天文台年鉴和一个六分仪,于是测得船的位置在东经171度13秒,南纬38度。这时恰好12点,大伙吃完午饭,门格尔又指挥大家把货物扔到海里,减轻船的质量。这些事做完后,已是半夜,大家立即睡觉。
  第二天天刚亮,便刮起西北风。全体船员立马把大小帆都升上去,随后潮水开始上涨了,礁石渐渐消失。下午1点,潮水涨到最大高度。门格尔大叫:“转绞盘!”大家拼命转动杠杆……有几次船壳已经颤动,似乎要浮起来了。海伦夫人说:“中国人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俩也来助把力!”两位女客的加入,果然使大家干劲冲天!然而,海水开始退潮了,“麦加利”号还在原地不动!第一方案宣告失败。
  现在只好造木筏了。大家立即动手,当天傍晚,木筏就造好了。饭后,地理学家对门格尔说:“我们要避免在这里上岸!这里的土人有吃人恶习!”
  “我们武装齐全,几个土人怕什么!”“不,”巴加内尔说,“现在部落都团结在一起,反抗英国统治,他们常常把敌人打死吃掉!”
  一听说土人吃人,小罗伯尔非常害怕。
  爵士想安慰孩子,就说:“先生,您讲得太恐怖了吧?”“不,罗伯尔不小了,我们应该讲实情。去年就有一个英国人给弄死吃掉了,距奥克兰只有几千米。”
  “有些传说靠不住,他们恨不得说自己是从土人肚子里逃出来的呢!”少校挖苦说。
  “但有些还是要相信的。例如,土人酋长死了,他们就要杀人祭祀,认为用人作供品可平息死者的怒气,还认为这也是给死者送仆役!吃人在新西兰、斐济岛、托列斯海峡已成风俗。这种风俗有点迷信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未开化、缺少食物造成的。后来,祭师又把这种恶习神圣化,变成一种礼仪。在土人看来,人死了不吃是浪费;吃了,还可以继承死者的灵魂、力量和勇气。还认为这些东西都藏在脑子里,所以宴会上人脑还是主肴,上等菜呢。这种恶俗在文明民族的祖先中也存在过,特别是苏格兰人的祖先。”巴加内尔说。
  “真的吗,先生?”少校不信。“真的!就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有个苏格兰土匪叫索内宾的,因吃人肉被处死刑了。他吃人肉,就是因为饥饿。甚至还有吃人的季节呢。到了吃人季节,部落之间就打仗,战败部落的人,就变成了胜利者桌上的菜肴了!”学者说。
  “这么讲,”爵士说,“这种恶习要等到牛羊猪满圈才会灭绝了?”学者点头称是。
  “他们是生啃还是熟吃呀?”少校好奇地问。
  “先生,别问嘛!”小罗伯尔不敢听了。
  “为什么不问呢?孩子,若我被吃的话,我宁愿被煮熟了吃!”少校说。
  “土人吃人肉,一定要煮熟或烤熟了再吃。反正是死,我就不选择了。不过,一想到要把命送到未开化人的肚子里,好委屈呀!”巴加内尔一副痛苦表情。登上危险海岸 学者说的是真情,这带海岸是土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要尽快离开。爵士忙问什么时候动身?
  “明早10点,借涨潮时上岸。”门格尔说。因为造好的木筏太小,大家又用桅杆、木板、空油桶做了个大木筏,所以到第三天10点潮水上涨时才动身。大家迅速爬上木筏,穆拉迪砍断缆绳,帆张开了,木筏在风力与潮水的推送下向岸边进发。中午,距海岸不到3千米,人们可以看见陆地的轮廓了。东北部有座800多米的山峰,那就是有名的比龙山,它在南纬38度线上。这时海伦夫人指着远处一个黑点说:“那里怎么还有礁石呢?”
  门格尔用望远镜观察一会儿说:“不是礁石,是个小艇!底朝天呢!”
  “靠近小艇看看,也许有用。”爵士说。一会儿小艇被海风吹过来了。那正是“麦加利”号的小艇,舷裂了,已经不能用了,估计哈莱和几个船员都死了。木筏趁潮势又走了1千米,但海水开始落潮了,门格尔立即命令抛锚停泊。爵士看到海水仍一浪一浪地向岸边涌去,问为什么不继续航行。船长说:“阁下,表面上浪头向前运动,其实海水只做上下运动,并未前进。”爵士丢块木板试试,果真如此。
  天黑下来了,大家挤在小木筏上,个个愁苦万分。晚饭既简单又没有胃口,夜里都没睡好觉。早晨6点,海水开始涨潮了。门格尔命令起锚,可锚怎么也拔不起来,门格尔索性将缆绳砍断,让它永沉海底。帆又张了起来,木筏慢慢向陆地浮动。9点距岸边不到1千米了。但风又渐渐变小,后来干脆停了,只能靠潮水推动了。10点,在离沙滩3米处木筏忽然一撞,停住了。几位男客立即跳到水里,把木筏用缆索牢牢地系到旁边礁石上。两位女客由大家高高举起, 递送上岸,随后所有人员都上了危险的海岸。
  上岸后天下起大雨,无法立即行走,好在岸边有个溶洞,大家带着粮食、武器到洞里休息。雨没完没了地下着,大家只好耐心等待,就担心土人来寻找食物!灾难正在逼近
  第二天雨停了。学者建议先到50千米外的加那瓦夏村,那里可坐马车去奥克兰。爵士同意了。于是大家背上干粮,备好武器,朝加那瓦夏村挺进。
  这天经过一段海滩时,看见许多海豹、海象。小罗伯尔忽然指着几只海豹说:“海豹怎么吃石子呢?”大家一看,果真有海豹在吞石子。“真是小鬼子没见过大猪头!”学者笑着说,“它们吞石子是为了增加体重,好潜入水下,回来后还会吐出来。”果然,一些吞够石子的海豹爬到海边,钻到水里了。因要赶路,看不到海豹回来吐石子,罗伯尔只好悻悻地离开了。10点,大家在一悬崖下吃午饭。午饭是现捞现烤的淡菜,大家吃得满嘴喷香。饭后继续赶路。下午4点进入一片辽阔的灌木丛,因有许多凤尾草,让人寸步难行。晚上大家提心吊胆地在灌木丛中宿营。
  第二天中午,他们终于走出了灌木丛,来到隈帕河边。这里河流纵横,鲜花遍地。树上,灌木丛中,有无数鹦鹉和不知名的鸟儿在飞着鼓噪着。地理学家对少校说:“这里有种叫‘突衣’的小鸟,冬天长得特胖,飞不动时,会自己打开肚皮,把脂肪啄出来减肥,您说怪不怪?”“小鸟会给自己动手术减肥?!我不信。”少校摇摇头。
  学者睁大眼睛四处搜寻,想捉只突衣鸟,让少校开开眼界。可惜没抓到,却幸运地逮到2只叫“几维”的怪鸟。这种鸟既没翅膀也没尾巴,嘴很长,一身洁白的羽毛像头发一般,样子十分奇特。由于人和猫狗的捕杀,几维鸟已近灭绝。当年法国科学院曾许给土人重酬,也没能逮到一只。巴加内尔一想到将鸟送到巴黎动物园,鸟笼上挂着“巴加内尔先生赠”的牌子时,心中一阵窃喜!
  这里荒无人烟,河谷的东边有些奇形怪状的小山,在朦胧的雾气里仿佛是许多巨兽化石。那是一片火山岩地质构造,岩浆还在地下涌动,人们还能感到地面在微微震颤:有时岩浆、热水还会从火山口和间歇泉口喷涌。下午4点,离两河汇合处不到8千米了。
  “巴加内尔先生,两河汇合的地方有个村落,我们在那里休息一夜好吗?”船长问。
  “那是毛利人的窝,我们要避开它才好!”
  “毛利人真的那么可怕吗?先生。”爵士说。
  “爵士,土人正想抓我们这样的人,怎能自己送上门呢!还是到德鲁里再好好休息吧。”大家都赞成学者意见,两位女客更不愿去冒险。于是大家加快了脚步。黄昏时气温降低,地面起浓雾,能见度很低。8点,旅行队终于到了两河汇合的地方。
  “啊!终于到了。”地理学家高兴地叫道,“到奥克兰的路就在江的右岸上。”
  “前面有片丛林,比较隐蔽,今夜就在那里宿营,大家早点休息!”格尔说。
  “晚饭吃饼干和干肉,不要生火。我们悄悄而来,明早飘然而去,神不知鬼不觉的。”学者提醒大家。
  于是大家静静地吃完了晚饭,因为很疲倦,不一会儿便都进入了梦乡。
  然而,灾难正在逼近!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从提问开始!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市教研室时玉义老师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做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中的一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可见,设计巧妙合理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相反,如果教师只是提一些无效的、简单的问题,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只回
加强國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是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  新冠肺炎的传染力之强、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大、传播途径之多样、影响之深,挑战着人类对新发传染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我国科学家在发现新病原、开发检测方法、研发疫苗、临床救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疫情预警、预测、监测、溯源、干预、决策支持等方面,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短板和问题。
提到远程会诊大家并不陌生,但常规的远程会诊只能通过视频、图像或文字进行。而最新的星云混合现实数字医学平台技术,可以让相隔1000多千米的两家医院的专家,以3D的视角,共同面对具体的患者和立体的病灶,进行细致的病情分析、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探讨、制订,甚至具体指导手术的实施。    这如同科幻大片里的场景已经在我们身边真实呈现。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和相距1120千米的陕西富平县医院的专家通过头戴式智
曲岸说案: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期“曲岸说案”,佛山周洁荣老师的整合案例《5的乘法口诀》,展现了基于专题学习网站营造学习情境、“让小学数学教学动起来”的效果,希望能对广大一线学科教师有所启示。  联系方式:胡小勇(曲岸),huxiaoy@hotmail.com;QQ:472275060 
【摘 要】湖南卫视2013年的收官之作《爸爸去哪儿》凭借近乎“零差评”、“零炒作”的口碑,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又一次成功转型。这档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热播的背后,是电视荧屏中人文情感的温暖回归。本文从节目呈现、拍摄地选择以及节目播出效果等角度探讨《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中体现出的情感回归。  【关键词】真人秀 人文主义 情感回归  “人文主义”一词,是英文humanism的译名,最早为
冯导最新贺岁片《私人订制》正在接受全国人民检阅,很多人声称看睡着了,至今只有一句台词流传:“遮着点您的手表。”  我相信不是冯导退步了,他只是没有进步,而群众的期待则日新月异。这个道理,放在反腐上也是一样。群众不仅要看到“老虎”伏法,也要看到官员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清廉坦荡。要知道,您那没遮严的表,也能影响一个政府的公信力。  中央发布“八项规定”一周年,不良风气得到遏制,中国高档餐饮业、高档白酒
摘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翻转课堂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实际操作特点,从自主学习任務单设计、微视频制作、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等三个模块入手,剖析高中英语语法课《非谓语复习及其写作运用》翻转课堂实验的得失,认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翻转课堂;核心素养;信息技术  
【摘 要】 经济危机的蔓延尚未停止,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人工成本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使雇主风险加大。当前高新技术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用工成本持续攀升、成本核算滞后、工时计算方法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文章以高新技术软件研发企业为例,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出人工成本内控体系,聚焦人才招聘环节,预算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采用股票期权等方法锁定人工成本风险等,建议采用更多的成本控制方
睡眠对于学习和记忆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具体机制此前一直没有明确定论。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人在睡眠时大脑可以激活与记忆相关的脑电波,这对学习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与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向接受测试者展示了一系列照片并要求他们记住,接着让受试者入睡,在此过程中监测他们大脑的活动情况,并测试他们醒来后记住了哪些照片。  结果显示,当受试者观看照片时,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2012年12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部署和任务的分解落实,研究党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措施办法。  刘云山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有正确理论指导,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有优良作风保障。作风正、作风好,才能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