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松大青杨混交林的培育

来源 :现代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交林是生产力高、生态功能强的林分,纯林是生产力较低、生态功能脆弱的林分,在大面积的人工林作业中,如何模仿自然,将速生树种与地带性植被结合起来,培育速生丰产、稳定高效的复层混交林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是当前林业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红松;大青杨;混交林;培育
  1 试验地点、内容与方法:
  1.1 红松大青杨人天混交林
  兴隆林业局太平林场地理位置为北纬46°21′42",东经128°24’10",平均海拔356米,无霜期115天。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10毫米—730毫米。实验地为排水良好的地块。有一块50 hm2的红杨人天混交林,其红松是人工植苗,因这里地势平坦,红松成活率不高,但有大青杨种源,造林后天然更新了大量大青杨和其它阔叶树,形成了红杨人天混交林。该林分除进行政常的幼林抚育和2009年春进行过一次上层透光抚育外,未采取过其它经营措施。在该林分的彼邻有一块12hm2的大青杨人工纯林,该林分除进行过正常的幼林抚育和2009年前进行过二次抚充间伐外,也未采取其它经营措施。由此看出,两林分的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经营措施基本一致。笔者于2009年抚充后和2014年对该二林分进行了林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在20年生时,红杨混交林公顷总蓄积量(含采伐蓄积)是杨纯林的64%;25年生时,是杨纯林的81.2%(含采伐蓄积);五年内红杨混交林公顷总蓄积量提高了172个百分点.从近5年公顷蓄积生长量看,红杨混交林比杨纯林高16.4%,即红杨混交林木定期蓄各种人生长量由20年前低于杨纯林,20年后的5年定期生长量高于杨纯林.但到25年生时,红杨混交林公顷蓄积总生长量高于杨纯林,每公顷仍低42.2 m3,这个差异,主要是二林化林龄不同而造成(二林分大青杨林龄相差3年,红松也比杨纯林少1年),若二林分林龄相同,按5年生长96.0 m3/hm2,年均生长量为19.2 m3/hm2计算,22年就可多生长42.2 m3/hm2,可以赶上杨纯林的公顷蓄积量。
  1.2 红松大青杨人工混交林
  在兴隆林业局和平林场公路北有一块100 hm2左右的人工大青杨纯林和一块51 hm2的红松大青杨人工混交林。此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50,1997年间伐迹地,1999年春人工植苗,大青杨纯林的造林密度是2500株/ hm2。此二林分除进行过正常幼林抚育外,直到笔者2014年调查一直进行过其经营管理,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大青杨的平均胸径,红杨混交林比杨纯林大13.2%。由于二林分大青杨密度不同,因此大青杨的公顷蓄积,红杨混交林仍比杨纯林低11.3%;公顷总蓄积,红杨混交林比杨纯林低6.2%.不过随着红松后期生长的加快,估计3-5年内红杨混交林公顷总蓄积可以赶上杨纯林..
  1.3 红松大青杨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从表3看出:太平、和平林场三块大青杨纯林林木生长量差异较大,随着坡位的升高,坡度增大,大青杨的公顷蓄积量迅速下降。这和坡位、坡度与土层厚度、肥力和土壤水分有关。
  从四屯、新民红松、大青杨混交林看出,在同一坡位坡度上,大青杨密度900株与1300株的公顷蓄积量很接近,这与大青杨是阳性树种,需要强光照,需要土壤肥力较高、水分较多有关。这为在大青杨较低密度下的红松混交并获得高产创造了条件。还看出大青杨下的红松密度大小对大青杨的生长量影响大,但上层大青杨密度较大时,对下层红松生长的影响是较明显的。如大青杨公顷密度900株下的红松胸径比大青杨公顷密度1300株下的红松胸径大24%。上述规律为红松与大青杨混交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 结果分析
  2.1 红松大青杨混交的可行性
  红松大青杨在立地条件下具有相似的一致辞性,均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水分充足的立地。大青杨是阳性树种,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的特点,红松幼龄期比较耐荫,生长缓慢,二者混交易形成二层混交林,实现光照互补,对红松幼林生长十分有利,且可防止红松幼龄提早分杈以及大青杨纯林病害较重的现象发生。这些一致性和互补性为红松、大青杨混交提供了可能性。
  2.2 红松大青杨混交方式探讨
  红松大青杨混交林,以单行行状混交,紅松与大青杨的栽植点成三角形,更新株行距以1.5m×2.0m或2.0m×2.0m为宜.这即是有利于红松、大青杨均分布,也为以后两树种的培育保持合理密度奠定了基础。
  2.3 林分生长量分析
  在同一立地上,在20-25年生以前,一般红杨混交林公顷总蓄积量比杨纯林低。25-30年生长后,一般红杨混交林可以赶上或超过杨纯林。其主要根据是:20年左右红松已进入生长速成期,生长期显加快;且大青杨为阳性喜肥树种,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如900-1300株/ hm2),密度对公顷蓄积量的贡献率差异不大。
  2.4 林分结构和效益分析
  红杨混交林呈明显的二层林分结构,上层是大青杨,下层是红松,因林内散射光较多,在红松林下还有多种经济植物,为发展山野果、山药材、山野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上层大青杨被采伐后,不需造林,即可形成红松林或阔叶混交林,而红松是价值较高的树种,目前红松原木单价比杨树原木高1-2倍,所以红杨混交林是培育周期短、后期更新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林分类型。
  杨纯林是呈现明显的单层林林分结构,林下基本上无可利用的经济植物。当大青被采伐后,若不造林,仅可形成低价的萌生林,否则要恢复森林,必须重新造林。从短期看,培育杨纯林好像可以较快地获得较高收益,实际上与培育红杨混交林收益基本相仿。从长远看,由上述分析,可以说杨纯林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低的森林分类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目前的生长现状进行探讨,对于现阶段病虫害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系列可改进的措施,旨在有效降低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的威胁。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owth of forest plants in Heilongjiang pro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科技的发展,局域网控制技术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控制软件的帮助下,人们在自己电脑前就可以对他人电脑进行远程控制。该文利用Java网络编程技术实现主控
文章主要讨论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激励机制。首先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主要存在缺少正确资料的收集方法、缺少自主学习的连贯性两个问题。其次分析通过情感激励、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文在介绍软件过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主要探讨了SPC特别是控制图在软件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并简单讨论软件过程改进的SPC方法。
针对汽车覆盖件的模具研合蓝油图进行了研究,通过制定合理的模具研合蓝油图,可以有效缩短模具研合周期为原周期的2/3;对提升覆盖件零件质量、外观面品有较大提高。
皮带运输系统是一个以传动装置带动输送带运转来运送散件物料的运输设备,其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离散事件控制系统和按顺序启停的实时控制系统。文中采用接近自然语言的逻辑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