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式的新音乐课堂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音乐课程改革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转变。新课改确实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我们在看到闪光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随时纠正课改中的错误,使音乐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要让我们买椟还珠。
  一、“百家音乐”讲坛
  新课程标准提倡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于是,很多音乐教师都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哲学、地理、历史或政治的相关知识。可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却不知所云。学科间的融合无可厚非,但音乐教师如果把音乐课做成了“知识拼盘”,就未免有点得不偿失了。学科综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如果把“学科综合”当作音乐课的全部,那么音乐课可能就要改名为“综合课”“美术课”“地理课”“语文课”了。就没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单独开设音乐这样一个科目了。音乐课永远都应该以音乐学习为主,而不应该以学科综合为主。音乐课不应成为“百家”讲坛。
  二、“接地气”的审美教育
  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都应当尊重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过分重视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会使音乐课变得无趣、乏味。老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局限在“乐理”“音乐史”“歌唱方法”等方面,而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做一个“接地气”的老师,与生同学、与生同乐。这样才能契合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理念。
  此外,音乐教师还必须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努力通过音乐教学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孩子反映《森林狂想曲》远不如《青春修炼手册》“好听”。学生不喜欢《森林狂想曲》的原因是其审美水平与审美理解能力的欠缺所致。
  三、悉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这样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然而,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对音乐学习不“感冒”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音乐教师可以多范唱,多表扬,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加入了过多的音乐活动,却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作品,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却一无所获。因此,如果我们过分迎合学生的爱好,过分追求以兴趣为动力,就很容易本末倒置。
  四、矫枉过正的音乐课现象
  首先,音乐课上加入了太多的游戏。一个精巧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忽视了游戏的质量,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教学目标不明确。其次,浪费时间。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上滔滔不绝,遇到自己擅长的话题更是难以自持。最后,就是评价的不真实性。很多教师不论孩子唱得怎样,问题回答得对不对,为了不打消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一律给予掌声鼓励、“非常棒”、“太好了”等激励性的评价。即使节奏不准、旋律跑偏,也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莫名其妙。
  以上这些都只是音乐课程改革这首交响乐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符,音乐教师们要不地的在实践中去完善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这首曲子越奏越美。也让我们多一份真知,少一点虚招,多一点理性,少一些盲目。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仔细斟酌,反复掂量,切勿矫枉过正、买椟还珠。虽然课程改革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我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有激情,沿途的风景也会越来越美。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可怕的早慧  刘雨辰(4岁男孩的母亲):这个消息我也在网上看到了,刚开始不相信,心想指不定是哪个无聊的人在忽悠大家呢。为了证实自己的怀疑,我搜索了一下,没找到这则消息的确切来源,倒是发现了类似的信息。一些早教类网站转载的文章称:“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孩子越早学会撒谎,表示执行力越强,长大了当上领导的机会就越多。”我糊涂了,莫非《狼来了》的故事白给孩子讲了?莫非《木偶奇遇记》的道德教育过时了?莫非现
问:我丈夫嗜赌,时常有人上门追讨赌债。昨天有人来我家要求我腾房,我才知道丈夫又欠了40万元赌债,写了书面协议把房子抵债给债主了。请问,我该怎么办?  陈乌妹(河南汝阳)  律师意见: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违法行为则不受保护。《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上海地铁多个站点使用了“非配合式热成像”体温测试系统。  返沪人员越来越多,上海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上人流也越来越密集。复工了,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上下班是不是安全,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从记者实地探访和对地铁、公交、出租车三大行业获得的信息看,上海公共交通行业已经对疫情防控进行了严密的部署,通过对防控工作和消毒措施的进一步加强,全力保障复工复产的人们有一个安心放心的交通环境。地铁:测温全路网覆盖  2
一个女孩在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家里正准备为她摆升学宴前,竟因为父亲当着她同学的面打了母亲,让她丢了面子,激愤之下喝药自杀了!她的父母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悲剧又给现代家庭和学校教育带来哪些警示?  独生女儿从小备受父母娇宠  1992年4月,徐玉莹出生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徐正祥和母亲张秀娟在家饲养奶牛,家里比较富裕。因为徐玉莹是独生女,所以父母对她宠爱有加。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策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公司计划新增人数比去年大幅度减少。不过面对不期而至的销售高峰,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经连续多次调高了今年的销售目标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管理部人力资源室经理朱士萍建议】      企业裁员时,有必要及时就相关的法律法规向法律顾问或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咨询,但不宜找中介具体操作,因为中介对公司的整体情况不了解,对员工的真正想法也
[摘 要] 道德品质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校本德育的根本任务。让校本德育根本任务落地,提高校本德育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是当前校本德育的重要课题。侨声中学基于校情与乡土文化,通过挖掘提炼校本文化,确立“十个一”教育目标,推进落实校本德育,展现出浓浓的校本情怀,体现了校本德育的价值目标追求,而讲述校本故事是培养校本情怀的最佳方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问:最近老师向我反映,我儿子在幼儿园里喜欢扮演“霸王龙”,对同学“撕咬”和“吼叫”。我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儿子是恐龙爱好者,平时在家恐龙玩具不离手,喜欢模仿恐龙吼叫,有时也会装恐龙撕咬家人。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馮华  答:在美国,四五岁的孩子通常都很喜欢恐龙,有的孩子甚至认识上百种恐龙,对每一种恐龙的特征、习性都非常了解,说起来如数家珍。在“孩子最喜爱的故事”的调查问卷
冉 丁 选注    The alarm on my cell phone rang at 5:50 a.m.,and I awoke to find myself in a twin bed in a spare room at my neighbor Lou’s house.  Lou was 81.His six children were grown and scattered around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再度强调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心理辅导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校组织学生
今年“五一”,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发生了一起血腥惨案:16岁少年万冬,被人刺死在自家卧室里。警方接到报案后,通过走访调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受害者的同学胡刚。令人蹊跷的是,万冬和胡刚是同班同学,两人的学习都不错,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为何会痛下杀手?随着胡刚把案情渐渐交代清楚,真相让人瞠目结舌,同时也引发人们思考:我们除了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外,是不是还应该教育他们怎样正确地对待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