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更可以丰富学生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现阶段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方法的不成熟以及课程教学的机械化等问题,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文教学,除了基本的词汇知识以外,教师需要借助历史背景充分的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作品进行认知。而小学阶段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方法还不完善,学生的自律性也仍然有待提升,进而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无论从课程教学的本身还是从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来看,现阶段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对策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在本节以实际的教学经验为参考,根据古诗词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探究现阶段小学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不足点,以为文章的整体分析以及对策探究提供相关的借鉴,进而提升文章整体分析的有效性。
  (一)课程拓展性不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
  随着教育部门对于小学课程教学的愈发重视,小学阶段教学设备得到逐步优化,教师备课过程中信息的搜集、课程的补充越来越便利化。但是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拓展性却仍然没有得到加强,不少教师为了节约课程的时间,强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记忆程度,延续了传统的机械化教学方法。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对于古诗词的理解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充分体味作者的实际情感,课程拓展性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的偏差。
  (二)教学方法有待优化,学生自主知识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古诗词教学除了满足学生的应试需求外,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现阶段由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小学古诗词教学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机械化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下并没有获得文化素养方面的提升,这一问题限制了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拓展,也阻碍了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应试教学明显,古诗词朗读教学没有充分的开展起来
  现阶段古诗词的考核仍然采用短句默写的形式,而在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方式也逐步僵化,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利用大量的时间来督促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背诵记忆,以谋求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但是这一教学方法的长期使用往往会进一步限制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深入理解,更甚至会造成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排斥。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对策的探究
  根据文章的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很难获得有效的发挥。文章以问题探究的成果为参考,在本节探究古诗词教学优化的实际对策。
  (一)借助信息化设备丰富古诗词教学的实际内容,提升学生古诗词理解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过程中知识的查找、教学内容的补充越来越便利化,因此在古诗词备课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借助传统的教学材料与参考书籍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广泛的搜集与古诗词教学主题相关的材料,进而以电子课件的展现形式为课程的教学准备好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优化古诗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示儿》这首古诗的教学备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网上搜集南宋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陆游的个人介绍资料,并制作成相关的电子课件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在历史背景的指引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诗人北伐抗金的战斗呼聲以及其表现出的高度爱国主义热忱,进而整个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效果也能够不断的获得推进。
  (二)发挥传统古汉语词典的作用,定期开展探究学习
  虽然在网络化时代,工具书的作用在不断的弱化,但是工具书的有效使用仍然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好工具书,发挥好古汉语词典的传统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分工,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模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指导学生定期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字词查阅、语句翻译、讨论探究等学习活动,进而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得自我学习与探索能力的提升,为后期古诗词的有效学习打好前提基础。例如在《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然后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初日”“悦”“空”“万籁”“但余”等词的实际含义或用法,进而通过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尝试让学生自主领会古诗的实际含义,促进学生对古诗的深入理解,并推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
  (三)借助语文教材学习活动课机遇,以教学活动带动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拓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古诗词的内在情感,并逐步学会情感表达的有效方式,进而进一步的深化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语文单元活动课的内容,综合学期内所讲授的古诗词来开展班级内古诗词朗读比赛,进而通过朗诵比赛的准备进一步督促学生体味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并通过比赛的实际作用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以达到教学效果拓展的目标。
  三、结语
  文章通过探究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的缺失与教学方法的不足,直接导致古诗词教学效果欠缺。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当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现代化教学工具丰富古诗词的教学资料,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氛围,以主题鲜明的教学活动推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与深化理解,最终借助古诗词的有效教学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1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新的课程改革将高效课堂构建定为重点,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教师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教师要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课堂合理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优质课堂;合作;氛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改提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因不能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而逐渐被淘汰,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情境教学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生硬、古板、机械、片面、低效等弊端,最大限度体现了学生学习者主角的身份,更有效地构建了和谐高效语文课堂。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情境教学,并提出了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
【摘要】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人文与文学素养。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古诗资源,创设契合学生身心的情境,可以极大地激活初中古诗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情境;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诗歌一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也自成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可以说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珍贵宝藏,因此,作为语文教
【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中职生预习习惯培养三部曲。  【关键词】中职生;预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先谋而后动,不打无准备的仗。”所以我们做事需要谋划,学习需要预习。中职生学习基础很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学习习惯不佳,为此,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更为重要。  如何養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  首先,我
【摘要】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无时不刻需要运用到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这一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求,同时也更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学习能力。以下,笔者就对如何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并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希望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范例性。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导读。导读就是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终教会学生读书。导读的关键是教师的“导”。叶圣陶说:“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授之谓也。”张志公先生也认为导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导”,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对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到附近的生态环境。另外,进一步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有助于促进我国环保和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维护和修复工作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