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阿里云是IBM小时候?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里云不是去IOE吗,怎么说它会成为另一个IBM呢?阿里云不是要与亚马逊AWS对标吗,怎么会将它和IBM对比呢?相信你的疑问一定不少,就连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时,自己也吃了一惊。仔细分析,就能看出端倪。
  在7月22日于北京举行的阿里云6周年分享日暨云栖大会上,记者分明从阿里云看到了不同维度下另一个IBM的雏形。
  惊人的软件布局
  就像IBM?
  作为中国最大的公有云提供商,阿里云在7月迎来了6岁生日。在阿里云6周年分享日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资深总监李津一口气发布了11款新产品,覆盖了从域名、备案、解析、计算、网络、存储、数据库、安全、海量数据分析到互联网中间件等,从而形成一站式服务。此次发布信息量太大、干货太多,颇有让人眼花缭乱之感。
  这些新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阿里云首度发布与中间件相关的大量云服务,比如基于PostgreSQL、兼容Oracle的云数据库,支持Redis的KV数据库,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分析型数据库和批量计算。此外,阿里云的StreamSQL、MangoDB、基于互联网的关系型数据库OceanBase也即将推出。
  软件企业应该吓了一跳:阿里云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基础软件产业链。聚焦系统软件、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发展,在应用软件或SaaS上采取合作、共赢模式,这不就是IBM软件集团的发展模式吗?
  只不过阿里云以公有云的租用交付模式,替代传统的许可证式的购买交付模式。如果说,关系数据库还是软件企业强势的领域,那么大数据分析相关产品则因为互联网企业海量的数据资源而天生具备了技术优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想象空间不容忽视,那就是谁说阿里云的云技术必须以公有云的形式出现?
  如果阿里云将这些云技术分装,以传统的软件许可证方式交付给行业企业用户,可不可以呢?如果阿里云将这些云技术打包在服务器中,以合作或投资其他企业的形式销售业界流行的一体机,可不可以呢?那阿里云岂不是就真的动了传统软件企业的奶酪?
  互联网企业的基础软件可靠吗?以数据库为例,它们的数据库接受过自身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处理实战检验——一旦过了规模关,其稳定性将足以满足传统行业企业的需求。在分布式架构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企业的IT架构也在向分布式转移,这些具备互联网基因的软件不论是以公有云的形式,还是以许可证的形式交付,都可以满足行业客户的新需求。
  传统基础软件企业是否感到了压力?
  不做硬件设备
  为何也像IBM?
  阿里云不做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系统硬件设备,为何也可与IBM硬件集团对比呢?
  1943年,在纵向扩展为代表的主机大行其道之时,IBM曾经说:“世界上只需要5台计算机。”
  2015年,在横向扩展为代表的公有云强势来袭之时,阿里云说:“未来,我们只需要一台计算机。”
  纵向扩展架构需要的是对硬件设备(从CPU、主板到任意模块)的打磨,这是IBM统治的世界。而横向扩展架构需要在全球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配置更多的光纤冗余,以提供更快的存储和计算服务。
  在云时代,软件让硬件变得不再重要。如此演绎,阿里云的云主机等计算服务不就是计算模块,最新的SSD本地云盘等云存储服务不就是存储模块,所谓的万兆光纤连接、CDN等不就是网络模块,而阿里云在美国、阿联酋、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新建的数据中心不就是为了增强整体平台的性能?
  不仅如此,在硬件标准方面,阿里云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在几年前发起“天蝎计划”,对分布式硬件架构进行重新配置。“天蝎计划”甚至可以左右硬件的技术发展。
  云即服务
  为何还像IBM而非AWS?
  当然,IBM还有服务集团。其实,云服务本质上就是服务。只不过,云服务的交付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过去在以产品和方案为核心的交付模式下,服务意味着与行业客户频繁接触,代表着厂商个性化的技术和经验输出,也意味着与行业客户长达数年期的合同。因此,服务为IBM带来稳定、丰厚的收入。
  而在美国,选择云服务的客户具备开发能力,喜欢自主开发个性化功能;他们不愿意被任何一个云平台绑定,会选择几个云平台;他们对服务很挑剔,甚至以小时为单位购买服务、付费。这是因为美国拥有从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到应用软件在内的完善的发展环境,使得亚马逊AWS可以面向各行各业提供标准云服务。
  既然如此,为何阿里云还要在分享日上发布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呢?据悉,这些方案涉及电商、制造、金融、政务、医疗、游戏、多媒体等多个应用领域,涵盖物联网、O2O、P2P等多个应用方向。
  中国各条产业链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尤其是应用软件的成熟度与美国相差甚远,甚至制约了公有云的发展。
  因此,阿里云要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更需要提供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阿里云业务总经理刘松就透露,这些解决方案主要由200余家中大型合作伙伴提供,未来三年,阿里云计划将这一数字提升到2000家。
  可见,阿里云的服务更像是IBM,而非亚马逊AWS。
  延伸思考
  颠覆全球软件TOP10
  全球TOP10软件企业的名单数年未发生大的改变。去年,当全球最大的SaaS企业Salesforce以年收入40亿美元挤掉Adobe冲入TOP10的时候,TOP10中的微软、IBM、甲骨文、SAP和HP等老面孔依旧。但是不久前业界传出Salesforce要以500亿美元“卖身”,有意接盘者正是微软、IBM、甲骨文这些IT综合巨头。
  这至少说明一点:不跨界就难逃被收购的命运,因为业务单一的软件企业很难撼动年收入达千亿美元的IT巨头。如此可见,颠覆这一格局的力量,必然来自另一个领域。
  从哪个领域跨界?必然是互联网。这个领域的企业体量已经够大,技术已经够强。
  从哪个国家开始突破?中国责无旁贷。全球互联网企业TOP10中,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和京东都位列其中,而中国又有堪称全球最复杂的市场、最复杂的流程和最庞大的生态。
  谁说阿里云就不会颠覆业已稳定的全球软件格局呢?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时常反问自己:“我们的云计算技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到底可以为世界做出什么贡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云的技术梦想。
  回到文章题目给出的思考:6岁的阿里云,活脱脱就是一个成长中的IBM。马云不是一直在讲DT这个概念吗?从DT到IT,不是技术的颠覆,而是思想的变革。所以说,阿里云和IBM,一个来自DT世界,一个来自IT世界;一个来自私有云,一个来自公有云。但双方的边界日渐模糊,双方的渗透与胶着已经开始。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编辑选择”,一年一次的产品饕餮盛宴。  在这里,我们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交化等新趋势激发的产品创新、技术变革、应用变化全面呈现。  在实现“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道路上,每一项技术指标的改进,每一个功能的增加都“新”意无限。  2014年度中国计算机报编辑选择奖榜单  (排名不分先后)  服务器  戴尔 PowerEdge VRTX 年度创新产品奖  戴尔PowerEdge R
本报讯 2016年10月19日,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出席大会并讲话。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以及增材制造产业领域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张峰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对世界经济结构和产业竞争格局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加快增材制造产业的
本报讯 2015年1月27日,凤凰云科技发布可支付智能可穿戴产品“刷刷手环”,刷刷手环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合作,首次把健康运动监测功能与日常支付功能无缝结合,既可以充当一卡通乘坐公共交通,还能在商铺进行消费,同时可以进行余额查询、消费记录查询等。刷刷手环可应用于公交、地铁、超市、便利店等十余个消费场景。同时,刷刷手环设置了7种健康监测功能,包括静坐、散步等自动检测,通过将数据导入手机或电脑
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快速发展的业务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有很大的需求。作为厂商,除了要有性能强大的硬件产品作为基础,还要有稳定、高效的软件作为支撑。  正是在软硬结合的大背景下,曙光和安世亚太走到了一起。曙光作为高性能计算机、云计算和服务器系统的领军企业,能够根据应用的需求研发出更加贴近用户的硬件产品和提供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曙光的基因是硬件系统制造商,我们今天
辣妈帮的定位是移动母婴垂直社区,与PC时代已经存在的一些母婴垂直社区相比,辣妈帮能够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构建出新型的服务业态并提供更佳的服务体验。  “现在的妈妈都是一手抱娃 ,一手拿着手机,只能用带娃的碎片时间来讨论育儿经验,购买宝宝用品,当妈以后突然就没了自己的时间,专门打开电脑研究什么值得买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辣妈帮CEO金赞对记者说。   如今,移动社区已进入到垂直细分时代,
乐商云集(厦门)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总部位于厦门,是一家以信息技术为驱动,以协同为核心,打造开放、共融的供应链云平台,利用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使得整个供应链更加透明;通过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凭借专业的能力与经验,在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上,给用户提供最大程度的确定性,帮助用户提高供应链效率,推动用户供应链创新。  乐商云集供应链平台,以“平台 产品 服
制约电动汽车发展和普及的最关键问题之一,是储能电池的性能与应用水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科技领域,已引发世界各国纷纷投入,通过研制新材料、软件定义电池等方式,解决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难题,并基于快速充电技术构建汽车电动化的城市。  国外快速充电技术发展现状  ⒈动力电池和材料产业成熟。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走向普及的关键。国外主要电池材料企业拥有先进的自主核心技术,生产规模
不要指望哪个供应商能够为企业提供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企业用户要和IT厂商企业一起,在分析企业自身运营状态与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作为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富士通做出了这样告诫。  “我特别担心有客户对我说,请富士通来帮我做一个大数据解决方案,帮我解决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内的所有问题。说实在的,富士通真的做不到。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IT厂商与用户一道在分析企业自身
2016第十七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榜单
了解Gigamon公司的人都知道它针对金融、运营商行业的客户可以提供网络流量可视化解决方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和数据中心网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激发了更多行业用户对网络流量智能监控解决方案的需求。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大会上,记者见到了Gigamon的亚太区业务拓展总监袁伟鹏,他向记者介绍了Gigamon针对油气能源部门的全面可视化方案,同时谈到了Gigamon独特的统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