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惑、盲目、理不清头绪、缺乏实践、与现实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些几乎成为了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对电子商务教学评论中的“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的状况真的如此混沌吗?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观点。
最近,在电子商务相关人士中争相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就是在今年3月份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第二届电子商务大赛”相关事宜。各高校的电子商务学生及各从业人员都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互联网的各大论坛上也再次刮起了“电子商务热”的“旋风”,回归到大赛的宗旨,电子商务的人才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等话题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自从2001年8月,教育部首次批准部分高校建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近四年多以来,无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是老师,都对电子商务的教学非议颇多,疑惑、盲目、理不清头绪、缺乏实践、与现实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些都成为了他们对电子商务教学评论中的“关键词”。但是,每个新事物出现都需要探索和逐渐适应社会,众多批评意见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不断反思的机会。而今,几年过去了,在不断调整方向的同时,各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也在积极地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电子商务培养方案,在输出了第一批电子商务人才之后,我们再度审视现在的电子商务教学,发现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似乎已经不再眉头深锁,道路也在摸索中日益清晰。
对于此番转变,从事电子商务研究的两位专家谈了如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
学生要学会“在网上生活”
受访专家:梁春晓,互联网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商务、电子签名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研究、咨询和教育。
《电子商务世界》:您认为现在电子商务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
梁春晓: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首先,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再加上现在本来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就不多,因此学生能够前往的实习单位就非常有限。其次,电子商务的教师基本上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他们本身对电子商务的教学都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学科教育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他们只能够勉强根据教材边学边教,连书本上的教学都顾不上来,就更难在实践上为学生着想了。
二是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多地强调了技术。电子商务刚刚开始的时候,非常需要会做网页、懂得电子商务后台编写的人员,因此那个时候技术人员比较吃香。但是现在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都已经发展得很好了,电子商务领域中更加重视的是商务和营销,所以现在如果仍然一味的重视技术而忽略商务,就是走进了一个误区。
《电子商务世界》:现在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和培养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梁春晓: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社会上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是企业能够在各人才储备中寻找到的适合自己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却很少,这其中的人才供需其实脱节了。
现在各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是“技术+商务”这样“1+1” 的方式,而是有所融合和侧重,现在我们应该更重视商务。电子商务其实就是网络环境下的商务学科,而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商务人士。
此外,我还要强调的是,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相关技能知识之外,还必须养成“在网上生活”的习惯。因为互联网这个大的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学习资料。包括在网上论坛和大家交流,多多阅读各电子商务人事的评论、博客等等,自己亲自参与一些网上交易的活动都是对自己认识和实践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保持时刻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
《电子商务世界》:您觉得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梁春晓:我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将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将来的企业都会逐渐的走向商业化运作,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商务将来就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而网络只是营销中的一种方式。因此现在没有必要过多的去强调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的独特性,也没有必要将之孤立出来,而是应该融入到整个企业营销的环境中去看待它。
这个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将来也会逐渐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的主要是从事技术工作,中层主要从事执行运营等工作,而高层则是从事战略部署、决策等工作,这种分工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个人自身的能力来决定的。
高校需要特色办学
受访专家:王鲁滨,中央财经大学 信息学院院长
《电子商务世界》:您能介绍一下中财大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情况吗?
王鲁滨:我们学院是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基本上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为35人左右,硕士研究生为10人左右,现在博士点也有了电子商务方向。去年第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率为100%,其中有40%的学生继续接受研究生的学习,包括出国留学生。就业的同学大多去了各大企业、银行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
《电子商务世界》:中财大的信息学院怎么给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定位?
王鲁滨:其实如大家所知,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融合网络、营销、经济管理等等专业为一体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学完这些课程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所侧重和主辅的。就中央财经大学而言,我们的定位是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我们有很强的财经管理教育基础,将电子商务专业安排在信息学院之下,也就充分利用了信息学院的技术优势。我们给电子商务专业配备的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但他们又长期从事信息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意图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成精通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
其实,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的本科教育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一种学习的潜力,一种能在未来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再学习的能力。这些在本科阶段给学生培养起来的素质能够影响到学生将来的一生,而且这些能力远远比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要重要得多,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工作之后工作的时间越长,优势就越能体现出来。
《电子商务世界》:您能给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提些建议吗?
王鲁滨:其实电子商务的教学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因为电子商务涉及到学科(专业)的领域比较广泛,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优势来设定电子商务的教学侧重方向,这可能需要一定的取舍,不见得将所有能学的都教给学生就是最好的,特色办学是对学生和学校办学都有利的。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实践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学校给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室、再如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以及电子商务大赛等活动都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的场所。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教学体制、社会上各种考证考试、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有所冲击。因此,学生自己必须认识到实践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潜能力。
最近,在电子商务相关人士中争相谈论的话题十有八九就是在今年3月份即将拉开帷幕的“中国第二届电子商务大赛”相关事宜。各高校的电子商务学生及各从业人员都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互联网的各大论坛上也再次刮起了“电子商务热”的“旋风”,回归到大赛的宗旨,电子商务的人才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等话题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自从2001年8月,教育部首次批准部分高校建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近四年多以来,无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还是老师,都对电子商务的教学非议颇多,疑惑、盲目、理不清头绪、缺乏实践、与现实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些都成为了他们对电子商务教学评论中的“关键词”。但是,每个新事物出现都需要探索和逐渐适应社会,众多批评意见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不断反思的机会。而今,几年过去了,在不断调整方向的同时,各高校的电子商务教育也在积极地探索适合本校特色的电子商务培养方案,在输出了第一批电子商务人才之后,我们再度审视现在的电子商务教学,发现现在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似乎已经不再眉头深锁,道路也在摸索中日益清晰。
对于此番转变,从事电子商务研究的两位专家谈了如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
学生要学会“在网上生活”
受访专家:梁春晓,互联网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商务、电子签名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研究、咨询和教育。
《电子商务世界》:您认为现在电子商务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哪些?
梁春晓: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首先,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再加上现在本来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就不多,因此学生能够前往的实习单位就非常有限。其次,电子商务的教师基本上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他们本身对电子商务的教学都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学科教育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他们只能够勉强根据教材边学边教,连书本上的教学都顾不上来,就更难在实践上为学生着想了。
二是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多地强调了技术。电子商务刚刚开始的时候,非常需要会做网页、懂得电子商务后台编写的人员,因此那个时候技术人员比较吃香。但是现在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都已经发展得很好了,电子商务领域中更加重视的是商务和营销,所以现在如果仍然一味的重视技术而忽略商务,就是走进了一个误区。
《电子商务世界》:现在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和培养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梁春晓:首先我们要看到的是,社会上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是企业能够在各人才储备中寻找到的适合自己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却很少,这其中的人才供需其实脱节了。
现在各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并不是“技术+商务”这样“1+1” 的方式,而是有所融合和侧重,现在我们应该更重视商务。电子商务其实就是网络环境下的商务学科,而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商务人士。
此外,我还要强调的是,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相关技能知识之外,还必须养成“在网上生活”的习惯。因为互联网这个大的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学习资料。包括在网上论坛和大家交流,多多阅读各电子商务人事的评论、博客等等,自己亲自参与一些网上交易的活动都是对自己认识和实践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能保持时刻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
《电子商务世界》:您觉得电子商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是怎么样的?
梁春晓:我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将来企业发展的方向,将来的企业都会逐渐的走向商业化运作,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商务将来就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而网络只是营销中的一种方式。因此现在没有必要过多的去强调电子商务这个领域的独特性,也没有必要将之孤立出来,而是应该融入到整个企业营销的环境中去看待它。
这个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将来也会逐渐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低层的主要是从事技术工作,中层主要从事执行运营等工作,而高层则是从事战略部署、决策等工作,这种分工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个人自身的能力来决定的。
高校需要特色办学
受访专家:王鲁滨,中央财经大学 信息学院院长
《电子商务世界》:您能介绍一下中财大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情况吗?
王鲁滨:我们学院是从2001年开始正式招收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基本上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为35人左右,硕士研究生为10人左右,现在博士点也有了电子商务方向。去年第一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率为100%,其中有40%的学生继续接受研究生的学习,包括出国留学生。就业的同学大多去了各大企业、银行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
《电子商务世界》:中财大的信息学院怎么给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定位?
王鲁滨:其实如大家所知,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交叉学科,是融合网络、营销、经济管理等等专业为一体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学完这些课程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所侧重和主辅的。就中央财经大学而言,我们的定位是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我们有很强的财经管理教育基础,将电子商务专业安排在信息学院之下,也就充分利用了信息学院的技术优势。我们给电子商务专业配备的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但他们又长期从事信息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意图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成精通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
其实,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的本科教育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学生一种学习的潜力,一种能在未来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再学习的能力。这些在本科阶段给学生培养起来的素质能够影响到学生将来的一生,而且这些能力远远比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要重要得多,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工作之后工作的时间越长,优势就越能体现出来。
《电子商务世界》:您能给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提些建议吗?
王鲁滨:其实电子商务的教学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因为电子商务涉及到学科(专业)的领域比较广泛,每个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优势来设定电子商务的教学侧重方向,这可能需要一定的取舍,不见得将所有能学的都教给学生就是最好的,特色办学是对学生和学校办学都有利的。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实践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学校给学生提供专门的实验室、再如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以及电子商务大赛等活动都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的场所。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教学体制、社会上各种考证考试、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实践和研究有所冲击。因此,学生自己必须认识到实践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全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