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政治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97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初中政治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习科目,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正确的三观的养成和树立,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如何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初中政治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程教学 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09
  初中政治是学生进行政治学科学习的开端和伊始,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讲解相关政治学科知识,启蒙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政治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政治知识、社会知识的同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开辟正确的方向和路径,促进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切实实现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初中政治的教学面很广,学科知识构成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的知识点也很多。这就使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容易走进学习和记忆的误区,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同时繁重的政治课程,使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政治课程学习更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厌恶和排斥心理,对学生在政治学科方面的学习和进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初中政治课程的学科属性和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革,切实提升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性教学,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政治课程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转换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政治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一种教师机械性讲解课程知识,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进行单纯的接收和消化,这样一种教学策略进行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这种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使学生完全沦为课程的“随从”和“附庸”,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被教师的主导性教学地位和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课程讲解过程所掩盖。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丝毫没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导致学生的课程参与意识和学习意识较低,课程学习热情和兴趣不足,不利于初中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因此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应该积极的对自身的政治课程教学理念,进行完善和革新,转换课程教学模式,将学生放在课程教学的首要位置,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从原本课程教学的“随从”和“附庸”,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使学生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在课程教学中受到的尊重和占据的重要地位,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力,活跃学生的政治课程学习思维,改善传统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缺点和弊端,切实提升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二、重视“问题教学”的运用,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渠道,在交流和互动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政治课程教学时,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更好的向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习惯于采取“一刀切”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展开政治教学。这种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节约课程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向学生充分地展开政治教学,但是这种缺乏问题意识和互动意识的政治课堂,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使学生在高压学习状态中,产生对于政治课程学习的厌倦和疲惫心理,使学生在接收教师所讲解的政治知识时,缺少必要的问题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疑惑,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妥善的分析和解决,最终造成学习问题的累积和积压,不利于政治课程学习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同时,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严密把控,缺乏问题教学意识,还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课程知识讲解,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学习惯性和学习惰性,不想或者不会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造成初中政治教学中“哑巴课堂”出现,影响课程教学有效性。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问题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这种“问题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使教师的课程教学,变得灵活而充满活力,学生可以积极地融入到教师所提出的课堂教学问题中来,在问题的引导和带领下,对政治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问题教学”模式还将学生对于政治问题的见解和阐释,提升到应有的教学位置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表达自身的见解和看法,对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义。
  三、在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
  传统的政治课程教学习惯于采取纯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对政治实际和政治实用性的渗透和灌输。这种传统的理论化的政治教学理念,使初中政治课程被局限在课堂环境之中,其学科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和生活化因素被割裂。导致学生在进行政治课程学习时,只能对各种政治原理和理论知识进行机械式的记忆和背诵,而无法探究其本源及现实含义,从而在学生和政治学科之间,竖起一道坚固的“城墙”,限制了学生的政治课程学习视野,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陌生感和隔膜感,不利于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政治课程教学时,应该注重政治学科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将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引入政治教学过程之中,消除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纯理论化的误解和认知,活跃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在生活化元素的引导下,拉近学生和政治学科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四、结束语
  初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从自身的课程教学实际出发,改进课程教学理念,丰富课程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提升学生政治学习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真正實现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是从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如何来构建和谐数学课堂的。  【关键词】和谐 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78  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学校是组成社会的一部分,所以,校园也必须和谐。校园的和谐,离不开课堂的和谐。目前,
【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化学,也是重要的启蒙阶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针对此问题,本文将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 启蒙阶段 内化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71  初中化学是学生们首次学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8例患者,给予舒血宁和甲钴胺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化验指标好转。结
提出了基于改进的网重写系统(Improved net rewriting system,INRS)的可重构制造系统(Reconfigura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RMS)Petri网监督控制器的自动重构方法,以快速适应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生们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语文知识,如,汉字、拼音、词语造句等等,还要能够在三年级的作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