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评价正常成年人左房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健康成年志愿者60例采集全容积左室心尖四腔和两腔观图像并存储,运用3D-STI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将左房心肌分为16节段,分别为前壁、前间隔、后间隔、下壁、后侧壁、前侧壁的基底段及中间段,以及前壁、间隔、侧壁、下壁的房顶段.比较左心房16个心肌节段之间纵向峰值应变(PA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LS)、圆周峰值应变(PACS)、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PCS)、面积峰值应变(PAAS)、面积应变达峰时间(TPAS)的差异.结果 ①基底段各壁PALS较房顶段各壁高,基底段前侧壁及后侧壁PALS较中间段高,中间段后间隔、下壁及后侧壁PALS高于房顶段间隔、下壁及侧壁;房顶段各壁的PACS及PAAS高于中间段及基底段各壁,后间隔基底段PACS低于中间段,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同一水平的各房壁间PALS、PACS、PA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间隔TPLS、TPCS、TPAS小于侧壁,前壁TPLS、下壁TPCS及TPAS小于侧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可反映正常人左房心肌应变规律,为评估不同病理状态下左房功能改变的位置和程度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