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税收制度产生、运行及其成效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体制环境、法制环境、道德环境、经济环境等内容。从我国目前的总体税收环境现状来看,与前几年相比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改善,但尚不能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良好的税收环境目标。本文透彻的分析的我国税收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税收环境的情况,对我国的税收环境的改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税收 税收环境 改善
Abstract : 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tax environment,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the foreign tax environment.
税收环境包括公民和企业法人的纳税意识、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及各部门对税收的重视程度和配合情况、税负及当前税法的执行情况等。它是税收制度赖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外部因素以及构成经济运行环境的税收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法制、科技等外部因素和税收立法、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税收执法、税收征管等税收要素。税收环境受国家大政方针和国民素质制约。税收调控外部环境的优化包括地位平等的独立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机制、健全的法规体系、合理规范的税收秩序、强有力的经济杠杆、协调发展的宏观管理。
1.国内外税收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国内税收环境现状及特点: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利益的考虑,为企业寻求保护,变相减免税收,偷欠税情况十分的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却相对较慢。目前,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形势严峻,人口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全民化程度偏低、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约束机能力较弱、保障范围过窄等。目前,税法还不健全,税制尚不完善,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手段还有待改善。税收执法无力,执法不严,对偷逃漏税行为打击力度不足,执法缺少严肃性、强制性和震慑力。 我国公民对税法的严肃性认识不足,纳税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长期的经济高增长是以过度的资源消耗、高成本、结构不合理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许多长期困扰我们问题:企业效率低下、城乡失业人口众多;市场无序、生态破坏,危及我们的基本生存环境,这些都是造成经济的不稳定的因素。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滞后,由产业升级滞后、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已不能适应现有消费结构,无法发挥预期经济效益。目前的生产过剩主要是传统产业的过剩、结构性过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过多,资源利用率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冲击,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上升,自由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并不宽松,亟待改善。
2.国外税收环境现状及特点
注重运用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等税收调控手段,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营造公平、效率的税收政策环境。如实行税收负担能力原则,推行“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的税制改革、减税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来保证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运用对预算收入影响不大、在税收收入中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公司所得税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发达、规范的税务代理业为税收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注册会计师可以为公司或个人代理报税,而且可以辅导公司或个人进行税收筹划。此外,对税务代理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了严格法律规定。这样报税环节的监管从税务机关转移到税务中介机构,极大地降低了税收征收成本,提高了税务机关征管效率。国外税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系统的、严密的社会化监控体系。推行完善的社会保障号码制度、个人信誉评级制度、广泛采用信用卡制度,使得税收管理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税收管理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发达的税务信息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集中化,对税收信息资源达到高度占有和共享。税务机关充分掌握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此外,税收法制环境比较健全,税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税收处罚严格且严格。
3.如何改善我国的税收环境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和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职能、政府干预方式的转变净化税收政策环境,减少政策梗阻,保证税收调控的顺利实现,为减少和消除对执行税法的行政障碍、依法纳税、公平纳税创造条件。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帮助,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深化企业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硬化税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开征社会保障税。积极创造依法治税的良好环境,税法要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引起的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通过税法和保法律使税收顺利征收,减少地方干预。建立专门的税务公、检、法机构,以相应的法律来配合来建立良好的纳税秩序。加大对我国公民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其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使税法深入人心。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实行办税持证上岗制度。对税务干部进行公仆意思教育,培养一支可以严格执法、公平公正执法的税务干部队伍。稽查公开、办案公开、处罚公开。提高广大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偷逃税的纳税人,坚决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合理严厉地处理,以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进行进行法制和道德教育,征税主体要有克己奉公,严格执法,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纳税主体要以依法纳税光荣。在经济建设方面,要防止重复建设等的问题,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改革升级,提升产业档次,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资源向高科技产业流动。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重视节能降耗对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下决心制止重复建筑、资源浪费,把技术改造的重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
结语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税收环境,我国税收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良好的税收环境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希望本文能对优化税收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管红萍.《转型期我国税收环境异化的制度分析 》.2005.10.1.
[2]袁振宇.《税收环境因素对税收行政效率的影响分析》.2008.4.25.
[3]李玉露 卢雨.《浅论优化税收环境 》.2006.
10.30.
[4]杨志清.《推进依法治税进程 营造良好税收环境》.2003.
(作者单位:惠州农业学校)
                        【关键词】 税收 税收环境 改善
Abstract : 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tax environment,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combined with the foreign tax environment.
税收环境包括公民和企业法人的纳税意识、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及各部门对税收的重视程度和配合情况、税负及当前税法的执行情况等。它是税收制度赖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各种外部因素以及构成经济运行环境的税收要素的总和。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法制、科技等外部因素和税收立法、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税收执法、税收征管等税收要素。税收环境受国家大政方针和国民素质制约。税收调控外部环境的优化包括地位平等的独立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机制、健全的法规体系、合理规范的税收秩序、强有力的经济杠杆、协调发展的宏观管理。
1.国内外税收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国内税收环境现状及特点: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利益的考虑,为企业寻求保护,变相减免税收,偷欠税情况十分的严重。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却相对较慢。目前,我国劳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形势严峻,人口年龄结构也不合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全民化程度偏低、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约束机能力较弱、保障范围过窄等。目前,税法还不健全,税制尚不完善,税收执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手段还有待改善。税收执法无力,执法不严,对偷逃漏税行为打击力度不足,执法缺少严肃性、强制性和震慑力。 我国公民对税法的严肃性认识不足,纳税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长期的经济高增长是以过度的资源消耗、高成本、结构不合理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许多长期困扰我们问题:企业效率低下、城乡失业人口众多;市场无序、生态破坏,危及我们的基本生存环境,这些都是造成经济的不稳定的因素。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滞后,由产业升级滞后、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已不能适应现有消费结构,无法发挥预期经济效益。目前的生产过剩主要是传统产业的过剩、结构性过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由于我国多数企业尚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过多,资源利用率低,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冲击,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上升,自由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上述情况表明,我国当前的税收环境并不宽松,亟待改善。
2.国外税收环境现状及特点
注重运用财政、货币、税收政策等税收调控手段,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营造公平、效率的税收政策环境。如实行税收负担能力原则,推行“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的税制改革、减税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来保证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运用对预算收入影响不大、在税收收入中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公司所得税政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发达、规范的税务代理业为税收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注册会计师可以为公司或个人代理报税,而且可以辅导公司或个人进行税收筹划。此外,对税务代理从业机构及人员的职业行为作出了严格法律规定。这样报税环节的监管从税务机关转移到税务中介机构,极大地降低了税收征收成本,提高了税务机关征管效率。国外税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系统的、严密的社会化监控体系。推行完善的社会保障号码制度、个人信誉评级制度、广泛采用信用卡制度,使得税收管理渗透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税收管理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发达的税务信息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集中化,对税收信息资源达到高度占有和共享。税务机关充分掌握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此外,税收法制环境比较健全,税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税收处罚严格且严格。
3.如何改善我国的税收环境
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和改革政府行政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职能、政府干预方式的转变净化税收政策环境,减少政策梗阻,保证税收调控的顺利实现,为减少和消除对执行税法的行政障碍、依法纳税、公平纳税创造条件。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帮助,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深化企业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硬化税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开征社会保障税。积极创造依法治税的良好环境,税法要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引起的经济基础的重大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通过税法和保法律使税收顺利征收,减少地方干预。建立专门的税务公、检、法机构,以相应的法律来配合来建立良好的纳税秩序。加大对我国公民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其税收法制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使税法深入人心。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实行办税持证上岗制度。对税务干部进行公仆意思教育,培养一支可以严格执法、公平公正执法的税务干部队伍。稽查公开、办案公开、处罚公开。提高广大纳税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对偷逃税的纳税人,坚决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合理严厉地处理,以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进行进行法制和道德教育,征税主体要有克己奉公,严格执法,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税收服务。纳税主体要以依法纳税光荣。在经济建设方面,要防止重复建设等的问题,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优化经济结构,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改革升级,提升产业档次,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资源向高科技产业流动。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重视节能降耗对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下决心制止重复建筑、资源浪费,把技术改造的重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
结语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税收环境,我国税收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良好的税收环境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希望本文能对优化税收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管红萍.《转型期我国税收环境异化的制度分析 》.2005.10.1.
[2]袁振宇.《税收环境因素对税收行政效率的影响分析》.2008.4.25.
[3]李玉露 卢雨.《浅论优化税收环境 》.2006.
10.30.
[4]杨志清.《推进依法治税进程 营造良好税收环境》.2003.
(作者单位:惠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