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日子打开微博的时候,看到一句被转发的原是木心先生《鱼丽之宴》中的话。他说:“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年少时的立志。”我默念了三次。必须承认的是,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那种看到某句话会突然眼睑潮湿、鼻子发酸的感觉。
在来大学之前,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学长告诉我说,大学时光真的很短很短,你定要好好珍惜!谁说的?有四年,长着呢!我当时在QQ上拽拽地反驳他,并以一名准大学生该有的激动情绪发了个笑脸过去,然后“啪”关掉电脑,收拾行李。
刚到大学,为着这份全新得让我眼花缭乱的生活,我开始每天写日记,猜想着等到四年毕业后,当我拿起这本日记本从头往回翻数那些旧日时光,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是当所有的新鲜感褪去,我的大学日记也随之终止。如今大一已过得差不多,那些被荒废的小激情就一直窝藏在我的小日记本里。
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全寝室失眠。夜里我还听到有人啜泣的声音。那个来自湖州的女孩子下午就在哭,边哭边拿着毛巾擦眼睛,然后在电话里叽里呱啦地讲着我听不懂的话。后来听多了我终于明白她不断重复的那句话:爸爸,我想回家!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寝室外面有人敲门,是对面床铺的母亲,拿着一堆好吃的来看女儿,因为接连三天这个宁波的女孩儿一接到家里电话就哭得稀里哗啦。那天晚上她母亲让女儿睡床上,自己在旁边打地铺。
我读的是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感到意外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倒不是意外专业本身,就如同老姐在我自作主张选定这个专业后,一脸诧异地问我,你确定你这脑子适合学经济?后来不断地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读中文或者新闻,因为我曾高调地向他们宣扬我年少时有过的记者梦想,和会为文字而奋斗一生的豪言壮语。
原谅我当时对所有人的疑问不予解释。我一想起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和母亲因城市、因专业、因就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争执到抓狂的情景,就会难过得想哭。而最终遵从母亲的意愿,留在这座未曾离开过的城市和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可言的专业后,我就糊里糊涂地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对,就是糊里糊涂。
白岩松的《没有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演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真正走进大学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
“新鲜尝尽,尽是迷茫。”有人这样形容大一的学生。每次我迷茫地在各个楼层忙学业忙社团忙学生会觉得浑身即将散架的时候,就会想起我苦苦备战高考的那一年。那时,老师们家长们都说,再熬一下,考上大学就解脱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可是今天我以一个较为初级的过来人身份,想对即将走向大学的学弟学妹说,不要幻想大学是天堂。当然也不要像我这般傻地把一揽子事情往身上砸,等到过完场子后突然醒悟了——学习才是硬道理。
大一下期开学,重新回到学校,意外得知上学期期末考了班级第一。于是我再次回忆刚开始适应不了难以学下去时去求助辅导员让我转专业的可怜样子。我终于决定踏踏实实地抛掉一切怨念去学习,是听了专业课老师的一句话:你们每逃一次课,就是拿钱砸一遍自己的父母。
依然记得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那段时光,过得充实而又诡异。我那隔三差五就失眠的问题,在长达7天的连续考试中顿然消失,每天都能一觉睡到天亮,因而头脑清晰。我跟室友林巧每天骑着辆小自行车穿梭在图书馆、寝室楼、餐厅三点之间的日子,让我紧张而又兴奋。最后一门金融学考完,拉着室友去大学城的商务中心准备玩上一晚的时候,发现店铺都已关门,仅剩下几家理发店还在营业。于是我们便冲进其中一家,给自己换了~个发型。我记得那位很年轻穿得很性感的理发师看着我的头发连连叹气:“你是刚从西北大漠回来的吗?”我没有回答,只是傻乎乎呵呵直笑。其实我想说,有时保持一种傻乐的状态其实也不错。
那晚,回去的时候,我们闻到了淡淡的桂花味。腊月桂花飘香,千真万确。
现在,我的大学生活正在继续,很美好地继续。这几天,我都起得很早。上午没课,跟同学去图书馆转了一圈,借了一本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和一本跟专业有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必须对专业负责,无所谓是否喜欢。这么想着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母亲的来电。我跟她说,我过得很好,还考第一了哦。我能想象母亲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
那么现在,是否违背自己年少时的立志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也许会有失落的时候,但当敲下这些文字的此刻,满满的感动跟温暖像股细流注入心底。
编辑/梁宇清
在来大学之前,一位刚大学毕业的学长告诉我说,大学时光真的很短很短,你定要好好珍惜!谁说的?有四年,长着呢!我当时在QQ上拽拽地反驳他,并以一名准大学生该有的激动情绪发了个笑脸过去,然后“啪”关掉电脑,收拾行李。
刚到大学,为着这份全新得让我眼花缭乱的生活,我开始每天写日记,猜想着等到四年毕业后,当我拿起这本日记本从头往回翻数那些旧日时光,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是当所有的新鲜感褪去,我的大学日记也随之终止。如今大一已过得差不多,那些被荒废的小激情就一直窝藏在我的小日记本里。
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全寝室失眠。夜里我还听到有人啜泣的声音。那个来自湖州的女孩子下午就在哭,边哭边拿着毛巾擦眼睛,然后在电话里叽里呱啦地讲着我听不懂的话。后来听多了我终于明白她不断重复的那句话:爸爸,我想回家!两天后的一个晚上,寝室外面有人敲门,是对面床铺的母亲,拿着一堆好吃的来看女儿,因为接连三天这个宁波的女孩儿一接到家里电话就哭得稀里哗啦。那天晚上她母亲让女儿睡床上,自己在旁边打地铺。
我读的是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感到意外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倒不是意外专业本身,就如同老姐在我自作主张选定这个专业后,一脸诧异地问我,你确定你这脑子适合学经济?后来不断地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读中文或者新闻,因为我曾高调地向他们宣扬我年少时有过的记者梦想,和会为文字而奋斗一生的豪言壮语。
原谅我当时对所有人的疑问不予解释。我一想起当初填志愿的时候,和母亲因城市、因专业、因就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争执到抓狂的情景,就会难过得想哭。而最终遵从母亲的意愿,留在这座未曾离开过的城市和选择了一个毫无兴趣可言的专业后,我就糊里糊涂地成为一名大学生了。对,就是糊里糊涂。
白岩松的《没有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演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真正走进大学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
“新鲜尝尽,尽是迷茫。”有人这样形容大一的学生。每次我迷茫地在各个楼层忙学业忙社团忙学生会觉得浑身即将散架的时候,就会想起我苦苦备战高考的那一年。那时,老师们家长们都说,再熬一下,考上大学就解脱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可是今天我以一个较为初级的过来人身份,想对即将走向大学的学弟学妹说,不要幻想大学是天堂。当然也不要像我这般傻地把一揽子事情往身上砸,等到过完场子后突然醒悟了——学习才是硬道理。
大一下期开学,重新回到学校,意外得知上学期期末考了班级第一。于是我再次回忆刚开始适应不了难以学下去时去求助辅导员让我转专业的可怜样子。我终于决定踏踏实实地抛掉一切怨念去学习,是听了专业课老师的一句话:你们每逃一次课,就是拿钱砸一遍自己的父母。
依然记得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那段时光,过得充实而又诡异。我那隔三差五就失眠的问题,在长达7天的连续考试中顿然消失,每天都能一觉睡到天亮,因而头脑清晰。我跟室友林巧每天骑着辆小自行车穿梭在图书馆、寝室楼、餐厅三点之间的日子,让我紧张而又兴奋。最后一门金融学考完,拉着室友去大学城的商务中心准备玩上一晚的时候,发现店铺都已关门,仅剩下几家理发店还在营业。于是我们便冲进其中一家,给自己换了~个发型。我记得那位很年轻穿得很性感的理发师看着我的头发连连叹气:“你是刚从西北大漠回来的吗?”我没有回答,只是傻乎乎呵呵直笑。其实我想说,有时保持一种傻乐的状态其实也不错。
那晚,回去的时候,我们闻到了淡淡的桂花味。腊月桂花飘香,千真万确。
现在,我的大学生活正在继续,很美好地继续。这几天,我都起得很早。上午没课,跟同学去图书馆转了一圈,借了一本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和一本跟专业有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必须对专业负责,无所谓是否喜欢。这么想着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母亲的来电。我跟她说,我过得很好,还考第一了哦。我能想象母亲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
那么现在,是否违背自己年少时的立志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也许会有失落的时候,但当敲下这些文字的此刻,满满的感动跟温暖像股细流注入心底。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