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分析,同时运用新型教学环节设置,通过学案导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工程力学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方法
  在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教材特点和授课对象的认知特征确定教学目标,再对所讲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以往的高职理论力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在高职院校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中,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分析,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去探索知识的奥妙。
  1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及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可分为一般了解、重点掌握和熟练应用三个层次。
  1.2 能力目标
  由各章节知识内容和特点不同,可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如通过举例讲解,提问,引导等方法激发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3 科学思维品质目标
  例如在物体的受力图小节中,可通过对画物体的受力图过程的解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静力学中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情况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种常见的科学思维方法。
  2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高职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秉承“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工程力学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2.1 学案导学法
  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2.2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2.3 运用图示法
  培养学生从示意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工程力学课中,示意图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从示意图上可获取大量的力学知识和信息。
  2.4 学生合作互助探究方法
  通过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动脑、竞争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助、自发性探究学习中,掌握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3 课堂教学过程的创新
  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到自然亲切,充满趣味性,可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及充满对未知科学领域的好奇,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在新课的讲授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实证引例,穿插新旧知识的串接,使整个知识脉络融会贯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通过设疑、鼓励等方法实时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他们自己自主动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主角地位。
  3.1 实证分析
  例如对物体的受力图知识点的讲解中,可从日常生活中举例,如:人体受到地面的约束反力为地面对其向上的支撑力。用情景教学,由分析得出正确答案:约束反力。这种现场举例、情景模拟,效果良好,有效引导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认知,即实现了引导学生思维由抽象—具体呈现的转化(知识在学生脑中以立体的形象呈现,不再是虚化的概念)。
  3.2 设疑和假设方法的应用
  可通过创设疑问和假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回答,实时引导启发学生的动脑、判断能力。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3 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分析
  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某个问题或知识点让学生站到讲台当老师。由学生们自己回答、点评,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发言、在黑板上讲题来展现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激发了学生兴趣,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思路的扩展、思维的发散在课堂完成,有利的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习题的设置
  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所学内容,设置了少量作业题留给学生课外完成,可起到巩固新课、回味课堂的效果,题量不宜过多,以减轻学生负担,留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可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接受及理解上出现的错误及遗漏。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对新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效果;而师生互动、讨论、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摆脱了以往力学教学过程的陈旧、严肃、刻板、压抑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05.36:6-12.
  [2] 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3.13:30-31.
  [3] 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2:57-58.
  [4] 黄素萍. 高职高专《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7月
  [5] 李艳芳.胡旖旎.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 南昌高专学报 2006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城市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指出了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继而提出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中应当具备的几点主要内容,并详细介绍了生态园林建设的内涵、功能以及主要种类,再次强调了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环境 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中
项目教学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现实问题为内容,开发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项目”,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数字艺术领域虚拟现实方向的课程开发中,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技能
摘要:自救器是矿井发生灾害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供矿工佩戴逃生用的呼吸保护器。根据工作原理不同,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类型。过滤式自救器是利用过滤药罐中的一氧化碳触媒(催化剂)将矿井大气中的CO转化成无毒的CO2,防护一氧化碳对人身的侵害。隔离式自救器有可分为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由于呼吸用的氧气由自救器自身供给,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关键词:自救器 自救  1、过
摘要:我国高职发展进入“战国”新阶段,对中层管理者提出新要求。文章剖析了决定管理者胸怀的目标、经历、眼见、欲望、理性“五要素”,以及制约胸怀的社会分工、以往经验、狭隘心理、复杂社会“四因素”。从眼界宽、思路宽、肩膀宽、胸襟宽阐释素养提升胸怀。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中层管理者应避免的误区。对职业院校中层管理干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 中层 胸怀 素质  资助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多元
根据多年经验,结合国内同行相关资料,阐述建筑施工中的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综合作业调度问题(CJSSP)同时考虑了加工约束与装配约束,成为约束严调度问题,而现有求解JSSP的遗传算法不能保证约束严问题染色体的可行性.描述了基本CJSSP,在定义的装配体分类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的最终结果必将是社会知识化。知识化社会里,知识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依据。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知识化社会需要强化各种制度壶排。当前,我国正在向知识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