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蔡元培先生“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 五育并举 当代 小学教育 现实意义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从“军国民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危机意識的培养
“军国民教育”理念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外交内困”的局面,因此,“军国民教育”的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日益壮大的今天,这种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教育理念能使小学生具有危机意识。“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是一种对外与内在保持一定的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感官意识。有了危机意识,才能产生并期望提高应对能力。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其思维模式不成熟,对外界意外反应的敏感度差;且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危机意识”不强,“危机教育”、“灾难教育”或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开展的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一些意外事件诸如:电击、溺水、火灾、交通事故、传染病、地震等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已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又一大威胁。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绑架儿童等犯罪形式的出现,对学生进行应对和预人为犯罪的危机教育,提高安全保护意识亦不容忽视。
二、从“实利主义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实利主义教育”理念可以看作是对小学生理财意识的教育。引导小学生理财,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理财,使孩子树立“终身理财”理念,会对孩子成年后更好的理财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小积累,不断充实,理财的理念同样需要培养和实践。那种认为孩子长大后会自动懂得理财的想法是缺乏依据和没有说服力的。
二是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理财宜从早,一个人越晚理财,压力越大;越早理财,越早受益。一方面对于理财目标而言,早理财,可以减少成本;另一方面,早理财,可以早日发挥效益,早日达到理财目标。培养小学生理财,可以使他们对人生主要的理财目标——教育规划、房子规划、车子规划、退休规划等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培养方式,笔者建议学校能够倡导学生家长适当给学生一点能够自由支配的金钱,由老师和学生监督学生对于这些金钱的利用。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今天我当家”、“小小理财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三、从“公民道德教育”看当代小学生社会道德意识的增强
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智、仁”。
作为小学生,提倡道德教育的意义不用多言,当然,也不能要求现在的小学生完全理解蔡元培先生先生所提倡的“道德”。但在当代的小学教育中,特别是素质教育中,以德为先,是教育目的首先要到达的目标。但在当代的小学教育中,我们虽然很欣喜的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能够在道德上约束自己,但对一些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是非性问题上,仍有一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比如一些公众场合,不少学生插队拥挤,随意乱穿马路,对老人缺少爱心,对家长缺乏关心,对同学缺乏真心。这些都提醒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浅层次地将一般的道德教育当作是以“团结、公平、友爱、良善”为基准的社会道德教育。要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格的特点赋予学生。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以身作则,赋予所有学生一种社会道德感。
四、从“世界观的教育”看当代小学生认识世界意识的关注度
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思想答案遗毒在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小学生由于缺少对社会的认识,盲目地认为读书就是为父母争气,学习就是负担,不了解作为一个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甚至一些小学生中已经产生了崇洋媚外、攀比斗富的心理。这些认识误区都是小学生对现象的错误认识造成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自身对社会的意义。
五、从“美育教育”看当代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
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正确的审美观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知识结构,甚至是价值取向。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审美,积极向上,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小学生。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
关键词:蔡元培 五育并举 当代 小学教育 现实意义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五育并举”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从“军国民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危机意識的培养
“军国民教育”理念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外交内困”的局面,因此,“军国民教育”的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日益壮大的今天,这种教育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教育理念能使小学生具有危机意识。“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是一种对外与内在保持一定的警觉并随时做出反应的感官意识。有了危机意识,才能产生并期望提高应对能力。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其思维模式不成熟,对外界意外反应的敏感度差;且长期以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上,“危机意识”不强,“危机教育”、“灾难教育”或必不可少的“挫折教育”开展的还远远不够,由此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一些意外事件诸如:电击、溺水、火灾、交通事故、传染病、地震等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已呈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中小学生健康的又一大威胁。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绑架儿童等犯罪形式的出现,对学生进行应对和预人为犯罪的危机教育,提高安全保护意识亦不容忽视。
二、从“实利主义教育”理念看当代小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实利主义教育”理念可以看作是对小学生理财意识的教育。引导小学生理财,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理财,使孩子树立“终身理财”理念,会对孩子成年后更好的理财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小积累,不断充实,理财的理念同样需要培养和实践。那种认为孩子长大后会自动懂得理财的想法是缺乏依据和没有说服力的。
二是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理财宜从早,一个人越晚理财,压力越大;越早理财,越早受益。一方面对于理财目标而言,早理财,可以减少成本;另一方面,早理财,可以早日发挥效益,早日达到理财目标。培养小学生理财,可以使他们对人生主要的理财目标——教育规划、房子规划、车子规划、退休规划等等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培养方式,笔者建议学校能够倡导学生家长适当给学生一点能够自由支配的金钱,由老师和学生监督学生对于这些金钱的利用。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今天我当家”、“小小理财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三、从“公民道德教育”看当代小学生社会道德意识的增强
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智、仁”。
作为小学生,提倡道德教育的意义不用多言,当然,也不能要求现在的小学生完全理解蔡元培先生先生所提倡的“道德”。但在当代的小学教育中,特别是素质教育中,以德为先,是教育目的首先要到达的目标。但在当代的小学教育中,我们虽然很欣喜的发现大部分小学生能够在道德上约束自己,但对一些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是非性问题上,仍有一些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比如一些公众场合,不少学生插队拥挤,随意乱穿马路,对老人缺少爱心,对家长缺乏关心,对同学缺乏真心。这些都提醒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浅层次地将一般的道德教育当作是以“团结、公平、友爱、良善”为基准的社会道德教育。要将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人格的特点赋予学生。更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以身作则,赋予所有学生一种社会道德感。
四、从“世界观的教育”看当代小学生认识世界意识的关注度
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思想答案遗毒在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小学生由于缺少对社会的认识,盲目地认为读书就是为父母争气,学习就是负担,不了解作为一个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作用。甚至一些小学生中已经产生了崇洋媚外、攀比斗富的心理。这些认识误区都是小学生对现象的错误认识造成的。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自身对社会的意义。
五、从“美育教育”看当代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
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正确的审美观影响着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知识结构,甚至是价值取向。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审美,积极向上,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小学生。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