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结构加固方法及其应用与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种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钢结构的加固原因、加固原则论述,简要介绍了钢结构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钢结构加固设计注意事项。同时还分析了钢结构加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方法, 并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钢结构;加固方法;应用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以钢结构为主体的建筑,成为发展的主流,近年来,钢结构更加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中,我国目前不仅能生产各种类型的建筑钢材,同时钢材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日益也增多,如彩钢压型板、彩钢复合板、彩钢扣板、拱形厂房及彩钢制品等的生产,使建筑结构充满现代化时代气息,实际证明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钢结构加固的原因
  钢结构在具有强度高 、延性好、重量轻等一系列不可替代优点的同时, 也存在着防锈及防火性能差的弱点。调查研究表明,大气中的水分在钢材上形成的水膜是引起腐蚀的决定因素, 而大气相对温度及侵蚀性介质和二氧化碳等的含量则是影响腐蚀的重要因素。在常温下,一般钢材的腐蚀临界湿度为6 O %一 7 O %——即大气相对湿度超过此临界值,钢材的腐蚀速度会成倍甚至几倍的增加。 而大量的钢结构所处的环境是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大气,有时建筑物所处小环境湿度达百分之9 0以上,或有多种侵蚀介质作用。对钢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和检测,为了保证钢结构构件的使用安全性能,或满足因为生产工艺改变。
  钢结构需加固补强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由于设计或施工中造成钢结构缺陷,使得结构或局部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如焊缝长度不足,杆件切口过长,使截面削弱过多等。
  2.2结构经长期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磨损或节点受削弱等,达不到设计要求。
  2.3由于使用条件发生变化,结构上荷载增加,原有结构不能适应。
  2.4使用的钢材质量不符合要求。
  2.5意外自然灾害对结构损伤严重。
  2.6由于地基基础下沉,引起结构的变形和损伤。
  2.7有时出现结构损伤事故,需要修复。如果损伤是由于荷载超过设计值或者材料质量低劣,或者是构造处理不当,那么修复工作也带有加固性质。
  3 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
  钢结构加固可以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 a.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 b.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 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C.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 d.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 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 以减轻其他柱列负荷; e.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a.改变荷载的分布, 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 b.改变端部支承情况, 例如变铰接为刚结; C.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 d.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 e、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f、施加预应力。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a.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 b.加设预应力拉杆。
  钢结构的加固方法有,减轻荷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3.1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一般加固方法有:①对结构可采用: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②对受弯杆件可采用: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施加预应力。等的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3.2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采用加大截面加固钢构件时,所选截面形式应有利于加固技术要求并考虑已有缺陷和损伤的状况。
  3.3连接的加固与加固件的连接:钢结构连接方法,即焊缝、铆钉、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连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结构需要加固的原因、目的、受力状况、构造及施工條件,并考虑结构原有的连接方法确定。钢结构加固一般宜采用焊缝连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有依据时可采用焊缝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混合连接。当采用焊缝连接时,应采用经评定认可的焊接工艺及连接材料。
  3.4裂纹的修复与加固:结构因荷载反复作用及材料选择、构造、制造、施工安装不当等产生具有扩展性或脆断倾向性裂纹损伤时,应设法修复。在修复前,必须分析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影响的严重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结构实际工作或进行加固的措施,对不宜采用修复加固的构件,应予拆除更换。
  4 钢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1.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法用钢丝网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 虽然已有20 多年的研究历史, 但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属刚起步。但用无机复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粘贴钢丝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 比起用有机胶做粘结剂的方法有其独有的优势(砂浆与基材间有更好的相容性、协调性、相互渗透性, 而且比有机加固片材抗老化、耐火、耐久性更好), 其应用前景较好。
  4.2.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的发展趋势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引入我国时间还很短, 但已显著地显现出其优势, 成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研究的热点, 并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尤其是粘贴纤维加固法较成熟, 应用也比预应力纤维加固法及嵌入式纤维加固法广泛。根据研究现状, 这三种纤维加固方法有待解决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长期受力性能的深入研究; ②纤维材料对节点加固性能的研究;③用纤维加固的结构在较高温度下强度严重退化, 如何改进加固材料性能和加固构件的防火耐温措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④加强非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材料加固构件的试验及理论研究;⑤抗疲劳加固问题的理论研究;⑥如何简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保证, 降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纤维嵌入式加固法在国外研究较多, 在国内则刚刚起步, 其有待研究的问题较多, 主要有加大纤维嵌入式加固法的试验及理论研究、新型粘结材料的研究、粘结材料对界面粘结能力的研究、界面粘结破坏及劈裂破坏时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研究等。
  5 结语
  总之,为保证经正常设计、施工的钢结构工程的可靠度,在使用阶段建设单位应对钢结构进行定期检查或维修,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靠性鉴定,以确保钢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 出现了新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 并且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并不能说明, 新方法新技术就可以取代传统的方法。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 应做好各种加固方法的优势互补, 各种加固材料的取长补短, 做好加固技术的开发,为建筑物加固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郭兵,钢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小梅,浅议钢结构的防火处理措施,工程技术,2009.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方法、创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建设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笔者以从事建筑工程加固多年工作的经验,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加固常用的方法,对建筑工程加固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从事建筑加固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配筋、混凝土质量问题或在使用过程中因质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形地籍测量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更新。目前,在我国的地籍测量中,以数字测绘技术和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本文简单探讨了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并提出几点地籍测量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关键词】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 ;数字国土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现代地籍测量技术—数字测绘  地籍测量是指在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创新及电子产业的兴盛,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向着安全、节能、高效、规范的模式逐步强化,不断深化的行业需求对建筑电气的设计环节特别是施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雷、防电脉冲等施工措施逐步确立。如何能在电气的施工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协调建筑电气设计与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结构专业的合理结合,使建筑施工充分的本着合理、科学、安全的原则全面开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建
【摘要】当基坑底部存在一定厚度的承压水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承压水头造成的基底突涌的失稳破坏,工程中为保证基底安全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将承压水头降低到基底以下,通过研究发现承压水头降低的水位时可以高于基底标高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地下水位以及水头保持不变,只有承压水的水头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下基坑降水引起周边沉降的简易计算方法。  【关键词】承压水头、降水措施、沉降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质量;监督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其特征约束了社会发展,同时,建筑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目前以我国的国情,全面加强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建筑质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我们在设计时要选用适合的抗震结构,注重建筑结构材料的选择,减小地震的作用力,增强地震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高层建筑抗震的目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