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是一门感知的艺术、审美的艺术、传情的艺术,声乐教学既具备一般教学活动的普遍特征,又有独特的规律。声乐教学是从训练学生的发声技巧入手,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歌唱技能,从而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教育活动。作为声乐教师的我们应拥有驾驭专业教学的能力和素质。应拥有更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拥有更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能够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时代和历史的考验,才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称谓。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发声技能,提高演唱水平。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对于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间接经验,只有借助教师的教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莱·苔巴尔迪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既然教师如此不可忽视,那么一个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前进的桥梁、成功地保证呢?下面我来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听觉,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只学了一点皮毛,而声乐教师常常是面对几十个情况各异的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嗓音条件各不相同,此时声乐教师科学的声音概念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掌握发声的技巧,声乐教师的教学技术几乎是建立在自己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首先是能唱出很自然又很好听的歌声。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声乐教师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的过程,训练老师和学生的耳朵,老师要有一副好耳朵,没有好的听觉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也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从事这项专业的人,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学生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概念的过程。而要引导学生唱出自然动听的声音,老师自己首先一定要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因此,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听”(即鉴别能力)。学生光能唱好是不够的,应该明确的知道是怎样才唱好的,要让学生清楚的描绘歌唱的感觉。并彻底了解与这种感觉同时产生的生理活动。(丽莉·蕾曼)《我的歌唱艺术》,因此,声乐教师能否对声音的好坏、对错进行分别是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多听才是。男、女、高、低声部的歌唱都要听,好找到他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多年的学习、教学积累经验,就是积累我们正确的判断,例如学英文,哪个发音是好的,好在哪儿,只有你整天听,听上两年全是英国人说话,你耳朵里有听觉积累再听就有了标准,有了辨别能力,你就知道哪个对,哪个不对了。当然,我们还应该多渠道地学习,积累参加教学研讨会,收集最新的教学资讯,多听音乐会等等,尽一切可能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文化修养。
正确对待学生
作为歌唱者的主要的条件是:声音、音乐才能、理解的能力,勤奋和忍耐力。教师的责任是安置、发展和平衡歌唱者的声音。作为一个教师正是通过学习和演唱在自己身上体会到的诸如气息、位置、咬字、吐字等一系列的经验感受,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以起到对学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要同时教若干学生,虽然教学原则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出现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很不一样,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某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看、听一个人的歌唱呼吸用的是否对,嗓音是否用得对,声音出来是否正确,语言正不正,共鸣用得是否丰富,声音出来达到什么程度等等,每个老师都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每一位学生的立场上替他想,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寻找和尝试教学中的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学校的教学体制采取可行的教学计划,要善于变通,敢于变通。比如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到底是个别课还是小组课更有优势的争议中,笔者认为个别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人的具体病症;小组课可以让大家相互听辨,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加深和辨别更多的声音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集体课教师可以讲授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声音基础知识和理论。声乐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指导和建议,因为我们本身无法替学生来演唱,我们只能是让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师生是合作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失败了;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全部心思就是从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细心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歌唱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习效果。
总之,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具有的客观条件和特点来发展和提高,声乐教师水平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声乐教师应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心理状态,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掌握发声技能,提高演唱水平。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们受过专业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对于缺乏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间接经验,只有借助教师的教导和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方式掌握人类创造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迅速提高自己身心发展水平,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莱·苔巴尔迪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的老师”,既然教师如此不可忽视,那么一个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前进的桥梁、成功地保证呢?下面我来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听觉,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中,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根本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只学了一点皮毛,而声乐教师常常是面对几十个情况各异的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嗓音条件各不相同,此时声乐教师科学的声音概念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掌握发声的技巧,声乐教师的教学技术几乎是建立在自己成功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首先是能唱出很自然又很好听的歌声。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声乐教师的最终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的过程,训练老师和学生的耳朵,老师要有一副好耳朵,没有好的听觉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没有正确的判断也不会有好的、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从事这项专业的人,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声乐教师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学生科学、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地改变学生概念的过程。而要引导学生唱出自然动听的声音,老师自己首先一定要有正确的声音概念。因此,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听”(即鉴别能力)。学生光能唱好是不够的,应该明确的知道是怎样才唱好的,要让学生清楚的描绘歌唱的感觉。并彻底了解与这种感觉同时产生的生理活动。(丽莉·蕾曼)《我的歌唱艺术》,因此,声乐教师能否对声音的好坏、对错进行分别是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多听才是。男、女、高、低声部的歌唱都要听,好找到他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多年的学习、教学积累经验,就是积累我们正确的判断,例如学英文,哪个发音是好的,好在哪儿,只有你整天听,听上两年全是英国人说话,你耳朵里有听觉积累再听就有了标准,有了辨别能力,你就知道哪个对,哪个不对了。当然,我们还应该多渠道地学习,积累参加教学研讨会,收集最新的教学资讯,多听音乐会等等,尽一切可能提升自己的理论和文化修养。
正确对待学生
作为歌唱者的主要的条件是:声音、音乐才能、理解的能力,勤奋和忍耐力。教师的责任是安置、发展和平衡歌唱者的声音。作为一个教师正是通过学习和演唱在自己身上体会到的诸如气息、位置、咬字、吐字等一系列的经验感受,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实际经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态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以起到对学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要同时教若干学生,虽然教学原则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出现的现象也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很不一样,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某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看、听一个人的歌唱呼吸用的是否对,嗓音是否用得对,声音出来是否正确,语言正不正,共鸣用得是否丰富,声音出来达到什么程度等等,每个老师都应该设身处地的站在每一位学生的立场上替他想,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寻找和尝试教学中的多种形式和方法,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学校的教学体制采取可行的教学计划,要善于变通,敢于变通。比如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到底是个别课还是小组课更有优势的争议中,笔者认为个别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人的具体病症;小组课可以让大家相互听辨,互相指出不足之处。加深和辨别更多的声音问题,有利于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集体课教师可以讲授学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声音基础知识和理论。声乐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指导和建议,因为我们本身无法替学生来演唱,我们只能是让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师生是合作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失败了;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全部心思就是从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细心地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歌唱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习效果。
总之,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没有千篇一律的方法,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所具有的客观条件和特点来发展和提高,声乐教师水平层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声乐教师应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心理状态,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