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占有很大的课时量,特别在新课改环景中改进阅读教学方法更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兴趣
  人类获取知识,主要靠阅读。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他阅读量的大小。阅读量的大小,与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成正比。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人总结了几点阅读教学方法,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一、 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似乎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但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后盾,学习就是被动而枯燥的,造就不了人才。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地、轻松愉快的。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从小培养兴趣,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练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阅读当中得到乐趣。
  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生动鲜明、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课本里有很多题目新颖引人。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十分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来抓。
  二、着力培养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思想的更新,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老师是代替不了的。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外因,只有用外因去激发学生的内因,让内因起作用,才能引起质的变化,一旦学习真正成了学生主观上的需要,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总量迅速增长,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领域,索取新的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改进教法,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三、要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培养现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建设、开创文明的新世纪,这是当今重要的战略任务。阅读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大纲》里讲到,语文教学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两性: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这门学科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凭借阅读教材,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进行的。每教一篇文章,就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字、词、句、篇,通过这些语言形式来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二者都重要。还说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在语言文字教学中相机渗透,二者是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的。当然,我们反对不顾思想内容的纯语言文字的教学,也反对脱离课文,架空的分析思想内容。总之,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从教材实际出发,要根据课文中固有的思想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
  四、树立教学的整体观念
  语文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整体。就小学语文来说,是由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诸因素构成的,诸因素之间又有各自的体系。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语文学科的整体。有些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忽视了课文的整体,一篇课文,只注意其中某些词句,或是只注意开头结尾,或者只偏重认识一些生字,或者只讲求思想教育……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整体。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课文的整体观念。在接触任何一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地位、作用,重点读写训练项目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其训练重点贯穿始终。对于学生来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大意,知道主要讲些什么,而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最后再总起来阅读,体会得才更深刻。另外深钻教材是树立整体观念的前提,钻研教材不仅要掌握每节课所教内容的训练重点,还要把握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关系,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处理好今天与明天,上学年与本学年的知识内容上的关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不会把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就会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进行序列训练。只要胸中有全局,分段把好关,层层打好基础,处处围绕主线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培养提高阅读能力对于校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教师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自学能力及政治思想等诸方面的发展。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或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尽早阅读”,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让该项实验成为教育科研百花园中最绚丽的花朵。
其他文献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1、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厅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徒工决条件。“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
在家庭养老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型住宅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型住宅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碰到不少具体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
《语文课程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对话过程。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呢?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传统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教师讲解板书字、词意思,学生
本文从科技发展的研究新视角,通过对监狱职能有限性的描述,揭示了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现代监狱建构的缘起、参照坐标和定位情况。继而从监狱的起源、属性和功能入手,对传
“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和发展体制。这种体制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色,迅速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未能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堪称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生既要面临升学压力的考验,又要应对身体与心理所迎来的第一个“青春期”。就初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进行一定探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在近年来所起到的重要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不言而喻。而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已有各门课程的一种完美延伸和有效发
摘要:有这么一句话:“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拥抱整个世界。”学生,不应成为填充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点燃智慧的火炬。所以,给孩子留点童话,而不是一味地教授给他们知识,使他们过早地进入成为世界。  关键词:语文 阅读 联系  某大学教授曾做过这么一个调查,他们问大学生们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上语文课你们有的看小说,有的跑阅览室而不好好听课?”一位女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老师在课
期刊
摘要:学困生一直是困扰我们在职教师的一个问题,他们在我们这个学校大家庭中,影响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对我们的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校的教育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然而学困生并不是一块毒瘤,他们只是缺乏引导、缺乏关爱,只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困生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激励 赏识 鼓励 关注 宽容  学困生(Students with 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