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将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融入班级管理中,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优势;班级管理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学会阅读、理解与表达;所谓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认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人文素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学科的发展目标和人文发展目标可以较好地结合,这也是语文学科的优势所在。
一、语文学科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渗透人文思想的教育,这不仅是授业、解惑,更是传道,是对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视。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理解人间真情、感受正义真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有一定优势,因为其承担的育人责任更多,也更方便。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在工作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时甚至可以合二为一。在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善于把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使二考相辅相成,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为班级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好表层影响和熏陶教育。班级的物质文化指的是合理地布置教室环境,优化教室的静态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室的光线、空气、桌椅等表层实体方面。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抓住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学生参与,让教室说话。我所在的班级走廊外有一块展板,每隔一周都会有一个小组将阅读的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等,以简报的形式张贴在展板上。此外,进门处还有一块黑板,每天都会有一名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另外,在教室的侧面,我让一位书法较好的学生用隶书将班训“敢想敢做,一马当先”写在宣纸上张贴。教室的东南角还有一个书柜,学生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柜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畅游在书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阅读能力。
2.组织语文特色的班级活动,促进班集体文化的深化。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利用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们必须做语文和生活的有心人,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善于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结合必修三,我们组织了一次“父母与子女存在代沟,责任在父母还是子女”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说理能力;结合必修一的对联活动,组织了一次对联比赛;结合必修二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组织了每人写家谱的活动;还有结合名著导读,让大家一起品读和鉴赏《红楼梦》中的人物,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别于之前的教学,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学科活动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这是语文学科和班级建设有机结合的表现。
在此重点介绍我校组织的戏剧活动。学生在高二年级学习了必修四戏剧单元的课文后,产生了表演话剧的想法。于是我们组织了课本剧的活动。每班分为三个组,分别表演教材中《雷雨》《哈姆莱特》和《窦娥冤》三个剧目。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脱稿。虽然我们的服装、道具都很简单,但是学生都很有热情,他们互相帮助,一起讨论剧中的台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某一句台词,精益求精,只为做得更好。剧组中的每个人,都完全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有时甚至排练到静校的时候才离开。最后每组的演出都十分精彩。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我们把课本剧的内容加以丰富,并做了适当改编,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向全校师生演出,这就是北航实验学校的第一届戏剧节。在戏剧节上,每个学生都要在一部戏剧里扮演一个角色。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角色,通过与别人交流,学会换位思考。所以我们重视的是演出过程,让学生在其中不仅学到语文学科的知识,也能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对班级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我很幸运,即是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教授学生知识,也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都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我们要做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语文学习和班级管理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科优势;班级管理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学会阅读、理解与表达;所谓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认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人文素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学科的发展目标和人文发展目标可以较好地结合,这也是语文学科的优势所在。
一、语文学科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语文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渗透人文思想的教育,这不仅是授业、解惑,更是传道,是对人文思想教育的重视。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理解人间真情、感受正义真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有一定优势,因为其承担的育人责任更多,也更方便。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在工作中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有时甚至可以合二为一。在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善于把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使二考相辅相成,达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为班级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好表层影响和熏陶教育。班级的物质文化指的是合理地布置教室环境,优化教室的静态环境主要表现在教室的光线、空气、桌椅等表层实体方面。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抓住教室的布置作为突破口,学生参与,让教室说话。我所在的班级走廊外有一块展板,每隔一周都会有一个小组将阅读的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等,以简报的形式张贴在展板上。此外,进门处还有一块黑板,每天都会有一名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句写在黑板上。另外,在教室的侧面,我让一位书法较好的学生用隶书将班训“敢想敢做,一马当先”写在宣纸上张贴。教室的东南角还有一个书柜,学生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书柜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畅游在书海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阅读能力。
2.组织语文特色的班级活动,促进班集体文化的深化。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利用语文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们必须做语文和生活的有心人,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善于在语文教学中挖掘素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结合必修三,我们组织了一次“父母与子女存在代沟,责任在父母还是子女”的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说理能力;结合必修一的对联活动,组织了一次对联比赛;结合必修二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组织了每人写家谱的活动;还有结合名著导读,让大家一起品读和鉴赏《红楼梦》中的人物,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别于之前的教学,学生比较感兴趣。通过开展丰富的学科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学科活动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这是语文学科和班级建设有机结合的表现。
在此重点介绍我校组织的戏剧活动。学生在高二年级学习了必修四戏剧单元的课文后,产生了表演话剧的想法。于是我们组织了课本剧的活动。每班分为三个组,分别表演教材中《雷雨》《哈姆莱特》和《窦娥冤》三个剧目。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参与,每个人都脱稿。虽然我们的服装、道具都很简单,但是学生都很有热情,他们互相帮助,一起讨论剧中的台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某一句台词,精益求精,只为做得更好。剧组中的每个人,都完全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有时甚至排练到静校的时候才离开。最后每组的演出都十分精彩。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我们把课本剧的内容加以丰富,并做了适当改编,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向全校师生演出,这就是北航实验学校的第一届戏剧节。在戏剧节上,每个学生都要在一部戏剧里扮演一个角色。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们希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角色,通过与别人交流,学会换位思考。所以我们重视的是演出过程,让学生在其中不仅学到语文学科的知识,也能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对班级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我很幸运,即是语文教师又是班主任。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教授学生知识,也能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都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我们要做到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使语文学习和班级管理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