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对当下生态批评的启示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态视角切入当下文学批评、以学者的责任感思考社会问题是生态批评的精髓,但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生态批评的建构基点是什么?”“以什么视角进行生态批评?”仍没得到深入的思考。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那种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冀成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指出了一条自救之路——“共产主义”这一思路为我们的生态批评指明了方向、建基了原点。
其他文献
人类的时间观受到语言观的制约,麦克卢汉通过比较现代人与原始部族(特罗布里恩人)在语言观念上的差异,发现现代人的时间观的突出表现为线性发展观,线性发展观主要有两方面的内涵:重
胡子正是清末民初池州地方志士,为“光复池阳”、促进贵池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4年,胡子正编成了《杏花村续志》。该志的编撰过程,展现了胡子正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钢笔的笔尖在空白考卷上划过,钢笔与粗糙的纸磨擦发出细碎的声响,是彼时教室里最悦耳的旋律。到如今还清晰的记得,曾经因为奋笔疾书手心里渗出密密的汗水,沁在一张义一张写过或没
实用理性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它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自然有其优越之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实用理性所存在的固有弊端,其对中国社会的影
近年来,随着我县“文化大县”建设的深入推进,一系列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实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形
中日两国地理位置贴近,日语的语言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极深,这为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工作带来优势。然而,中日两国毕竟有不同的国情、民族传统等等,故而在翻译过程中也更应考虑到其特
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同身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类自远古至今的活动无不践行着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甚至想要掌握自然。特别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生长的地球已经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