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发散认知”策略,扩大英语词汇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词汇,能否学好一门语言,词汇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读、说水平,无疑,扩大英语词汇量是英语学习的关键。然而,词汇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费时、费力,甚至枯燥、无味的劳动,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英语学习策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关键是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否则,就会造成学而无获,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将“发散认知”策略运用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本文就这一策略的教学实践做一简单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效提高小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发散认知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如“一词多用”、“一词多义”、“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获取词汇,扩大词汇习得的途径和方法。
  发散认知过程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有效生成的学习方式。首先,采用灵活多变的发散认知方式实施教学,能够活跃小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气氛,避免死记硬背,消除词汇学习的枯燥感,让词汇学习变成一种富于变化的乐趣。其次,利用发散认知可以激活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思维。思维的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具备这种能力,才能使学生自主而高效地学习。这种发散认知的教学策略就是:先向学生呈现中心词,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纷纷说出与之有关的词,形成网络状的词汇链接,并促使学生积极地认知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习得未知词汇。
  二、用“发散认知”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具体策略
  1.比较发散认知
  比较发散认知主要是通过对反义词的比较想象,从而正确地掌握这些词语的认知方法。纷繁复杂的世界总有正反两个方面,英语词汇中就具有大量的反义词,而且正反对比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简易的逆向思维形式,很容易在词汇学习中得到应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所学词汇,加强学生利用正反对比发散学习英文词汇,这是扩大词汇量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在教“new”这个单词时,强调学生由这个词还可以想到哪个词?学生最容易结合语文中反义词的学习方法想到“old”这个词,并及时把它记下来。又如:tall—short,fat—slim,老师可以画图,也可以出示图片,还可以用两个学生作比较。这种方法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由于它们的意义相反,很容易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临近发散认知
  临近发散认知是指通过联想得到与某一个词相关联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词语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联想意义相近的词,即近义词发散认知。如:glad—happy,like—love,little—small,photo—picture,purse—wallet,start—begin,big—large。另一种是通过某种特殊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词,如:在教“apple”,“pear”等水果的单词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到其他的水果,如:“桃子(peach)”、“西瓜(watermelon)”、“草莓(strawberry)”、“荔枝(litchi)”等,教师及时地给出这些生词,学生一定会因为喜欢吃它们而迅速记住这些水果的单词。又如:在教“笑”的单词时,可以引申出:chortle(开心地笑),chuckle(轻声地笑),guffaw(哄堂大笑),jeer(嘲笑),snigger(窃笑),simper(傻笑),等等。对这种“单词家族”的分门别类,有利于掌握成片单词及其意义差别,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词缀发散认知
  词缀发散认知是指将一个核心词加以前缀或后缀而构成新词的认知方式。在英语词汇中,很多单词都是通过加词缀的方式进行词类的转换,这种方法完全基于英语单词的构词法。每个英语单词都可以分解成一个核心词根、前缀或后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从所教词汇中找出这些词语,通过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掌握方法,从而扩展学生利用词缀发散创造性地学习新的单词。例如:在view(看法、景色)这个单词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再一次”的前缀“re”,就是“复习”的意思;加上表示“人物”的后缀“er”,就有“觀众、探视器”等的意思。在小学英语词汇中,更多的是对表示某一动作的词加上“er”的后缀,使其成为相应的职业的单词,如:“teach-teacher”,“work-worker”,“farm-farmer”,等等。
  在英语单词中,许多是由两个都有意义的单词合在一起生成的新词,因此,可以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如:在教词汇classroom,schoolbag这类单词时,应指导学生找出这些单词是由哪两个较简单的词合成的,并教会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新词合成学习,如:用read,wait与 room合成reading-room, waiting-room的新词,从而扩展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和途径。
  4.多配发散认知
  多配发散认知就是围绕某个中心词,运用多种形式与其他词进行搭配而形成新词汇的认知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该单词的巩固识记,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词汇的“多配”组合扩大词汇量,更可以提高学生对单词的实际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单词“apple”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词:a small apple,a big apple, a green apple,a delicious apple等,可以用“apple”与“tree”,“pie”,“juice”等单词组成词组,“apple tree(苹果树)”“apple pie(苹果馅饼)”、“apple juice(苹果汁)”;还可以采用造句的方式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如“I have an apple”,“Draw an apple”,等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主动获取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的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习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  关键词: 做数学 发现 感悟 理解 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是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良好发展与否。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学中用特定含义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进行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进行数学知识及情感交流的工具。因此,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 数学语言 培养 使用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又是思维
摘 要: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活动,优化练习是有效复习的重要途径。根据复习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设计针对练习、分层练习、实践练习、对比练习,进行有效复习。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练习 复习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达到“查漏、系统、加深、提高”的目的,因此,优化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是有效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一、典型错题,针对练习 
摘 要: 相对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对中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有较高的数学能力和素质。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出现了分化,有的成绩好,而有的却跟不上,沦为数学后进生。本文旨在讨论初中数学成绩落后的学生是怎么形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希望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后进生 转化策略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后进生,他们由于基础较弱,上课听不懂
摘 要: 数学学习离不开阅读,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应吃透数学教材,让学生明确数学阅读的内容;丰富阅读题材,激发数学阅读的兴趣;加强阅读指导,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拓展阅读时空,提高数学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 数学阅读 阅读内容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
学习情境是与知识内容相适应的,包括问题的社会生活事件。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内容。由于新一轮教材改革,新教材培训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更要深入了解教材,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
摘 要: 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最终都是一个自主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同样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善于设置各种教学方式,巧妙运用鼓励方式、合作探究方式,让他们在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感到数字的枯燥乏味,使他们能够自主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做的不仅仅是
摘 要: 极限思想是进行微积分学习的敲门砖,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在小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受学生年龄的限制和知识掌握的制约,初步让学生了解极限思想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极限思想。  关键词: 极限思想 逼近 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  极限思想是众多数学思想之一,是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近代的极限思想的发展是与微积分有着重要联系,为
摘 要: 在小学高年级数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题目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启发学生转换思维角度,确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数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应用题解答能力 培养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 二語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把语言学习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后天学习(learning)。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基于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假说,在外语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行为具有相应的借鉴意义,能够指导外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应用  目前,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