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台湾政坛活跃了30多年,有人因其做事果断、能决胜千里,称他为“小诸葛”,也有人因其脾气暴躁、对政敌死咬不放,指责他是“斗鸡”。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他一直高举统一大旗,称“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也不停地穿梭两岸,为两岸的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
6月8日,在山东台儿庄举行的两岸和平文化论坛上,就大家关注的两岸话题,郁慕明接受了本刊采访。
“我是两岸早年直航的见证人”
关于郁慕明和台湾的缘分,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1940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个富有的药商家庭。8岁时,他父亲到台湾参加博览会,本来是要带二儿子同行,却因临出门时儿子的书包还未收拾好,教子甚严的父亲一气之下改带小儿子郁慕明赴台。结果,蒋介石集团随即败退台湾,他们父子只得在台湾呆了下来,谁知这一呆就呆到了现在。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说,到台湾“是阴差阳错”,这里有怎样的故事?您家人现在的情况怎样?
郁慕明:我家不只是药商,对银行、纺织、电气等产业也有投入。祖父和父亲都是单传,所以长辈们抱孙心切,希望多子多孙,没想到十几个姊妹几乎是排队出来,我是最小一个,排行第十七。目前还有11位,上下4代超过180位。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急需生活用品,举办国货博览会,我父亲决定去台投资,带我祖母坐飞机去,让我排行第十一的姐姐、第十五的哥哥和公司职员坐船去。出发前一天,我父亲问哥哥,书包整理好没有?他说没有,父亲说,那你不用去了,换老幺去。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全家分隔了42年才又相聚。
我要强调的是,从我上面说的亲身经历,证明两岸之间早年的空中、海上交通就是直航,而且不用办什么签证,我就可以取代我哥哥上船去台湾,因为这是一国的国内航线!
我们留在台湾后20年,我母亲才以侨眷身份经香港到台北会面。我则是1990年回到上海,时隔了42年。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祖上世居台儿庄。自2008年您第一次到台儿庄拜祭抗日将士、寻根访祖后,这已是第四次来此。能否介绍下您的家族与台儿庄的渊源?
郁慕明:我家的族谱是曾祖父开始修的。听我的父亲说,我们应该是从山东到上海来谋生发展的。郁氏家谱有载“吾郁氏系出黎阳”,从一世天行公到五世光发公时,开始以“光怀锡元慕……”等二十字为谱名,所以到我已是第九代。2009年到台儿庄,当时任枣庄市长的陈伟特别带我去看郁家码头,介绍郁家花园遗址前两棵已经400年的大树,还说台儿庄有很多的郁姓人。这使我非常惊讶,这两年也多次与当地郁氏宗亲沟通交流,知道了更多有关郁氏的信息,现在正进一步寻根确认中。
环球人物杂志:冒昧地问一个私人问题,我看连战先生、宋楚瑜先生来大陆时都带着夫人,怎么您没带夫人来?
郁慕明:新党此行规划30位,人数不多,所以不带家眷。另外我太太也不能太劳累,较少出外活动。这么多年来,她难得几次跟我到大陆参观访问。
“两岸领导人见面的时机还未成熟”
1969年,郁慕明获得台湾“国防医学院”硕士学位,后担任“国防医学院”教授。1981年,郁慕明参选台北市议员,结果以最高票当选,自此开始从政生涯。当年与他一起步入政坛的“新人”还有赵少康、陈水扁和谢长廷等。1985年,他再次高票当选台北市议员,此后连续3次当选“立委”。不过,李登辉上台后,郁慕明的人生发生了转折。1990年,他因不满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推行“台独”路线,与赵少康、王建煊等人成立“新国民党连线”,并于1993年离开国民党,成立新党。2003年6月,郁慕明高票当选新党主席。此后,为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而奔走。
环球人物杂志:在大陆,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统称为“泛蓝”,而新党又是其中的“深蓝”。新党鼎盛时期“精神党员”达到6万,但后来逐步走向泡沫化,据说目前党员总数仅有千余人。作为一个泡沫化的政党,新党在致力两岸未来和平统一方面还能发挥哪些作用?
郁慕明:新党不仅是“深蓝”,更是“正蓝”,因为我们保持中国国民党的正统理念、民族意识。现在的国民党变了。李登辉当家后,中国国民党成了台湾国民党。马英九上台后,也欲振乏力、失去方向,搞个“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既不合宪,又违党章,只图个维持现状,责任感、使命感何在?新党不能接受马英九的不统主张,明确提出“和平是基础,发展是过程,统一是目标”的三是立场,两岸就是“要和要统”,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作为!
当年新党成立的宗旨,并非要搞垮国民党,而是牵制李登辉的国民党,所以在策略上并不要求大家入党,而是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否则一旦入新党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岂非两败俱伤。到选举时,新党提出的政见、理念,选民认同支持,投票时投给新党,给李登辉一些压力,施政方向就不会偏离太远。那时党员二三万,投给新党的票达140万张,在“立法院”当选21席“立法委员”。因此,国民党、民进党两党连手在“立法院”修法,立个“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法规,挤压当时第三大党新党。目前新党虽小,但我对新党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立场不变,目标不变,还是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一起呼群保义,振兴中华。
环球人物杂志:您如何评判当前台湾统独之争?在您看来,两岸关系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前景如何?
郁慕明:“独”在台湾几乎没有出路,根本不可能推动,陈水扁、李登辉要是能做的话,怎么不做?所以肯定不能独的。但是对“统”的担忧,是不一定的。因为在“统”的变量里,大陆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对独而言,日本不可能出面帮你“独”,美国也不敢宣布你可以“独”。可是,大陆对“统”立场坚定。问题是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结合台湾的“不独”力量,完成和平统一大业!
在我看来,两岸的统一大业应是对等的,实力固然有大小,但是立场一致,尊严相当。就宪法层面,两岸主张的领土主权是重叠的;在国际的代表权方面,则是有先有后,充分证明两岸本是一个中国。虽然过去彼此军事对峙,经过这些年,两岸都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性,应该吸取对方的优点,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是正途。
6月8日,在山东台儿庄举行的两岸和平文化论坛上,就大家关注的两岸话题,郁慕明接受了本刊采访。
“我是两岸早年直航的见证人”
关于郁慕明和台湾的缘分,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1940年,他出生在上海一个富有的药商家庭。8岁时,他父亲到台湾参加博览会,本来是要带二儿子同行,却因临出门时儿子的书包还未收拾好,教子甚严的父亲一气之下改带小儿子郁慕明赴台。结果,蒋介石集团随即败退台湾,他们父子只得在台湾呆了下来,谁知这一呆就呆到了现在。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说,到台湾“是阴差阳错”,这里有怎样的故事?您家人现在的情况怎样?
郁慕明:我家不只是药商,对银行、纺织、电气等产业也有投入。祖父和父亲都是单传,所以长辈们抱孙心切,希望多子多孙,没想到十几个姊妹几乎是排队出来,我是最小一个,排行第十七。目前还有11位,上下4代超过180位。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急需生活用品,举办国货博览会,我父亲决定去台投资,带我祖母坐飞机去,让我排行第十一的姐姐、第十五的哥哥和公司职员坐船去。出发前一天,我父亲问哥哥,书包整理好没有?他说没有,父亲说,那你不用去了,换老幺去。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全家分隔了42年才又相聚。
我要强调的是,从我上面说的亲身经历,证明两岸之间早年的空中、海上交通就是直航,而且不用办什么签证,我就可以取代我哥哥上船去台湾,因为这是一国的国内航线!
我们留在台湾后20年,我母亲才以侨眷身份经香港到台北会面。我则是1990年回到上海,时隔了42年。
环球人物杂志:您的祖上世居台儿庄。自2008年您第一次到台儿庄拜祭抗日将士、寻根访祖后,这已是第四次来此。能否介绍下您的家族与台儿庄的渊源?
郁慕明:我家的族谱是曾祖父开始修的。听我的父亲说,我们应该是从山东到上海来谋生发展的。郁氏家谱有载“吾郁氏系出黎阳”,从一世天行公到五世光发公时,开始以“光怀锡元慕……”等二十字为谱名,所以到我已是第九代。2009年到台儿庄,当时任枣庄市长的陈伟特别带我去看郁家码头,介绍郁家花园遗址前两棵已经400年的大树,还说台儿庄有很多的郁姓人。这使我非常惊讶,这两年也多次与当地郁氏宗亲沟通交流,知道了更多有关郁氏的信息,现在正进一步寻根确认中。
环球人物杂志:冒昧地问一个私人问题,我看连战先生、宋楚瑜先生来大陆时都带着夫人,怎么您没带夫人来?
郁慕明:新党此行规划30位,人数不多,所以不带家眷。另外我太太也不能太劳累,较少出外活动。这么多年来,她难得几次跟我到大陆参观访问。
“两岸领导人见面的时机还未成熟”
1969年,郁慕明获得台湾“国防医学院”硕士学位,后担任“国防医学院”教授。1981年,郁慕明参选台北市议员,结果以最高票当选,自此开始从政生涯。当年与他一起步入政坛的“新人”还有赵少康、陈水扁和谢长廷等。1985年,他再次高票当选台北市议员,此后连续3次当选“立委”。不过,李登辉上台后,郁慕明的人生发生了转折。1990年,他因不满时任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推行“台独”路线,与赵少康、王建煊等人成立“新国民党连线”,并于1993年离开国民党,成立新党。2003年6月,郁慕明高票当选新党主席。此后,为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而奔走。
环球人物杂志:在大陆,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统称为“泛蓝”,而新党又是其中的“深蓝”。新党鼎盛时期“精神党员”达到6万,但后来逐步走向泡沫化,据说目前党员总数仅有千余人。作为一个泡沫化的政党,新党在致力两岸未来和平统一方面还能发挥哪些作用?
郁慕明:新党不仅是“深蓝”,更是“正蓝”,因为我们保持中国国民党的正统理念、民族意识。现在的国民党变了。李登辉当家后,中国国民党成了台湾国民党。马英九上台后,也欲振乏力、失去方向,搞个“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既不合宪,又违党章,只图个维持现状,责任感、使命感何在?新党不能接受马英九的不统主张,明确提出“和平是基础,发展是过程,统一是目标”的三是立场,两岸就是“要和要统”,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作为!
当年新党成立的宗旨,并非要搞垮国民党,而是牵制李登辉的国民党,所以在策略上并不要求大家入党,而是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否则一旦入新党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岂非两败俱伤。到选举时,新党提出的政见、理念,选民认同支持,投票时投给新党,给李登辉一些压力,施政方向就不会偏离太远。那时党员二三万,投给新党的票达140万张,在“立法院”当选21席“立法委员”。因此,国民党、民进党两党连手在“立法院”修法,立个“单一选区两票制”的选举法规,挤压当时第三大党新党。目前新党虽小,但我对新党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立场不变,目标不变,还是会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一起呼群保义,振兴中华。
环球人物杂志:您如何评判当前台湾统独之争?在您看来,两岸关系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前景如何?
郁慕明:“独”在台湾几乎没有出路,根本不可能推动,陈水扁、李登辉要是能做的话,怎么不做?所以肯定不能独的。但是对“统”的担忧,是不一定的。因为在“统”的变量里,大陆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对独而言,日本不可能出面帮你“独”,美国也不敢宣布你可以“独”。可是,大陆对“统”立场坚定。问题是如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结合台湾的“不独”力量,完成和平统一大业!
在我看来,两岸的统一大业应是对等的,实力固然有大小,但是立场一致,尊严相当。就宪法层面,两岸主张的领土主权是重叠的;在国际的代表权方面,则是有先有后,充分证明两岸本是一个中国。虽然过去彼此军事对峙,经过这些年,两岸都体会到和平的重要性,应该吸取对方的优点,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