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后要应对的不仅仅是肿瘤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癌后,完整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但是,更关键的是治疗后,患者如何才能带病生存,怎样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现带大家认识一下癌症康复期的一些常见状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癌症患者康复期常见的几种状况
   最早产生的心理状态:失去依从感
   刚刚出院回到家里,此时患者的情绪容易波动。因为在治疗期间,患者会从医疗行为中获得一种安全感,觉得医生的积极治疗和护士的温暖照顾给自己带来了希望。而当治疗结束时,离开了给予自己信心和力量的医护人员,常会担心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不禁茫然、彷徨失措。
   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病耻感
   造口患者会担心自己身上有异味遭人嫌弃;头颈部癌症患者手术治疗后外观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不愿意见人;乳腺癌患者被切除乳房后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完整”。这种病耻感会使患者变得敏感脆弱,如果不加以疏导可能会自我隔离,陷入抑郁。
  最纠结的心理状态:复查前焦虑
   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前,大多数患者容易焦虑,担心复发、转移,忧心忡忡,尤其在复查前夕及等待结果过程中尤为明显,由于对疾病不确定感导致恐惧、抑郁与焦虑。
  做到这3点,告别焦虑情绪
   面对这些绕不开的情形,癌症患者该如何告别焦虑的心情呢?
   1.不妨试着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自己的煩恼写下来。这个方法看似传统,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使人平静下来,关注当下,减轻对未来不必要的担心。
   2.最重要还是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多结交朋友可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在感受团体温暖的同时,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积极地对抗癌症。
   3.对处在困境中的肿瘤患者来说,生命处于危机阶段,每一步的努力和超越都有着非常的意义。不断地给自己设置短期目标,再不断延伸,不断攀登和超越。人生会因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而产生积极的动力。
   3个建议,有效改善身体状况
   保证营养均衡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变质或刺激性的食物,少吃熏、烤、腌制、油炸、过咸的食物,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均衡!
   保持适量的运动 适当运动,充分休息,以不累为标准。适当地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锻炼能预防癌症的发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地防止复发、转移。适宜的运动有每天步行20~30分钟、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
  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是各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要想减少癌症复发,就尽量不要抽烟、喝酒。
其他文献
古人孔颖达在《乐言》疏上写道:“乐出于人而还感人,犹如雨出于山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木。”道出了情感与音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教学是多元性的,但每篇课文无一例外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音乐正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些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对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素养、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加强记忆等都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  一、歌声导入,引人入胜  德
课堂教学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教学观察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伴随着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到来,课堂教学观察作为反思性、研究性的策略逐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所关注。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关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课堂互动的行为。  怎样探索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新的方法、新的模式纷涌而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怎样在常态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怎样能够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为媒介从而获得知识性的收获呢?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1.删繁就简,设置课堂中心问题  走进课改的课堂,教师的角色
新诗是五四运动后兴起的。与古典诗词不同,新诗在韵律方面更贴近口语,具有散文化的语言特点,往往呈现出优美的画面或跳跃的音乐美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新诗篇章,作为广受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怎样引导学生阅读鉴赏,使学生沉浸于新诗的意境中,体味诗的浪漫情愫、体会诗人炽热的情感和诗中优美的画面,是新诗教学的关键。  一、探寻“音乐美”,紧抓全诗主题  诗词的解读,无论作为“古典诗词”还是“新诗”,都脱离不了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其文以风景壮美、富有震撼性以及启示性崇高美著称,它不仅触动了人的心灵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聆听天籁”的专题重在强调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感悟寄情描写、体味自然情感。因此,本文教学首先要抓准思考的切入点,深化学生思维,提升审美能力和精神素养。  一、解环境,领悟题意  进行文学鉴赏的首要环节就是解读语言环境。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
一阵沉默。  要放下包袱,好好调整状态,组织上相信你。“和尚所长”没回答,慢起身,戴上帽,拉衣服,一抬脚,“霍”地敬礼。在局长、政委的注目下,他走出县公安局办公楼,黝黑的脸上,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依然闪烁着坚强的目光。注目他走出办公楼的,还有门前围栏高杆上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熠熠生辉。  “和尚所长”是有头发的,也是有名字的,他叫尚承业,是县公安局路口镇派出所所长。这一切,已画上休止符。算上庚子
我们家人都喜欢吃鱼。在处理鱼时,我发现很多鱼的肚子里都有一层黑色的膜。网上有说法称,这层黑膜对人体有害。是真的吗?  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学名叫“腹膜脏层”,也叫“内膜脏层”,它存在于鱼腹壁和内脏之间,是正常的生理结构。该膜的作用是包裹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所以,这层膜可以起到润滑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实际上,仅凭内膜颜色
摘要:课改以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一线教师没有深刻把握这一理念,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对古诗文教学当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展开探讨,有利于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话语权;李商隐无题诗;  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
这是一起意外死亡事件。  嗯,似乎是这样。但是……  又但是,每次都这样。快说吧,别吊人胃口了。  但是,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總觉得哪儿不对劲。  哪儿不对劲?  你看,树枝是新砍的,砍刀由右至左,形成一个右斜五十度的刀口,这样,留在树上的杈子就相当于一截开了单边刃的钎子。刚才我量过,杈长十公分,刃长一公分半。好了,现在,假如你醉了……  拜托,这些无关紧要的,就别费口舌了。现在不用假如,我已经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氓》中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句出现“二”和“贰”字,在必修五的《郑伯克段于鄢》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等几次出现“贰”字,在古汉语中“二”和“贰”分开使用,他们有没有异同呢?在这里做一个简要探讨。  首先看看“二”的字义。参看2006年版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p369)、2013年陕西出版社出版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