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写作文,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引导学生发现和积累写作材料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教室里在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我以《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为题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当我问到暑假里有那些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总认为有意义的事是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对“有意义”的理解也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理解,学生认为整个暑假期间都是平平淡淡,没有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从学生的身边小事着手,一步步让学生自己领悟到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顿时,学生们好像茅塞顿开,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出暑假里的有意义的事。有的说:“有一次坐公共汽车时,看见一个小妹妹给一个老婆婆让座。使我认识到应该要多些帮助别人。”有的说:“有一次,由于我收谷子的动作不够快,结果一些谷子被雨水淋湿了。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拖拉。”……就这样,学生们都认为暑假里的有意义的事情非常多,写作题材出来了。学生们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一次,我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就去买了一些小品种的西红柿奖励他们。借此机会,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作文教学课,也给他们一次自我发挥写作题材的机会。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西红柿,看看它有什么特点,三分钟后收回来,看看能不能认回自己的那一只。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叫起来:“我的西红柿头顶有一环黑圈。”还有的说:“我的西红柿中间有一个小白点”…… 同学们都在互相讨论自己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进展很顺利,四十多位同学都准确地认出自己的西红柿。大家都是笑了起来。接着,引导学生给西红柿洗澡,然后让它晒太阳,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都像鱼儿那样游出了课室,欢笑声从水龙头那边传来。接着,他们都三五成群地在操场上给西红柿晒太阳。“哇!”“哇!”“哇!”到处都是一片惊呼,大家都发现原来放在太阳底下的西红柿和先前的不同。十几分钟过后,我安排学生们又集合在教室里,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情况。小莉说:“我把西红柿放在太阳下,发现它的颜色比原来的晶莹剔透,很红。”小华说:“因为我的西红柿中间有一条小根,发现它在太阳底下就像一条腾飞的龙。”噢!多贴切的比喻呀!当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就说:“下面,自己可以吃掉手中的西红柿,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同学们拿着自己手上的西红柿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不愿意送进自己的口里。在我的引导下,那个调皮鬼小力终于带头一口把西红柿送到嘴里,他竟然大叫一声:“爽!”同学们都被他的动作逗乐了。大家也小声说:“我也想试。”接二连三地,几个小家伙吃了,都很回味地说:“很好吃,你们快吃。”全班同学都被他们惹馋了,个个都很不舍地咬了一口:“真好吃!”教室里充满欢乐的气氛。当同学们都笑着吃完时,我就问:“味道怎么样?”小飞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酸酸甜甜,很好吃。”小俊也跟着说:“很爽口!”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说出吃后的感受。随后,我就让学生把笔、纸拿出来,把刚才所发生的记录下来。同学们都“沙沙沙”地写起来。
对于这次作文教学课,有了这么充分的体验,效果非常好!只要瞧到这些题目就令你想一睹为快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我真快乐》、《怀念》、《意义》、《我好想多吃一只》……
三、教会学生懂得修改自己的文章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在引导学生选材的过程中,更要教会学生懂得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有的同学却轻视这一个步骤,甚至放弃这一个步骤,这是很不好的。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限于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修改自己的文章。我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修改与师生、生生共评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别人的优秀文章,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修改文章的目的。
责任编辑 龙建刚
一、引导学生发现和积累写作材料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教室里在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我以《暑假里一件有意义的事》为题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当我问到暑假里有那些有意义的事的时候,教室里鸦雀无声。他们总认为有意义的事是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对“有意义”的理解也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理解,学生认为整个暑假期间都是平平淡淡,没有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从学生的身边小事着手,一步步让学生自己领悟到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顿时,学生们好像茅塞顿开,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出暑假里的有意义的事。有的说:“有一次坐公共汽车时,看见一个小妹妹给一个老婆婆让座。使我认识到应该要多些帮助别人。”有的说:“有一次,由于我收谷子的动作不够快,结果一些谷子被雨水淋湿了。我体会到做事情不能拖拉。”……就这样,学生们都认为暑假里的有意义的事情非常多,写作题材出来了。学生们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
一次,我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就去买了一些小品种的西红柿奖励他们。借此机会,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作文教学课,也给他们一次自我发挥写作题材的机会。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西红柿,看看它有什么特点,三分钟后收回来,看看能不能认回自己的那一只。顿时,课堂上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叫起来:“我的西红柿头顶有一环黑圈。”还有的说:“我的西红柿中间有一个小白点”…… 同学们都在互相讨论自己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进展很顺利,四十多位同学都准确地认出自己的西红柿。大家都是笑了起来。接着,引导学生给西红柿洗澡,然后让它晒太阳,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同学们都像鱼儿那样游出了课室,欢笑声从水龙头那边传来。接着,他们都三五成群地在操场上给西红柿晒太阳。“哇!”“哇!”“哇!”到处都是一片惊呼,大家都发现原来放在太阳底下的西红柿和先前的不同。十几分钟过后,我安排学生们又集合在教室里,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情况。小莉说:“我把西红柿放在太阳下,发现它的颜色比原来的晶莹剔透,很红。”小华说:“因为我的西红柿中间有一条小根,发现它在太阳底下就像一条腾飞的龙。”噢!多贴切的比喻呀!当一切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就说:“下面,自己可以吃掉手中的西红柿,尝尝它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同学们拿着自己手上的西红柿左看看,右瞧瞧,怎么也不愿意送进自己的口里。在我的引导下,那个调皮鬼小力终于带头一口把西红柿送到嘴里,他竟然大叫一声:“爽!”同学们都被他的动作逗乐了。大家也小声说:“我也想试。”接二连三地,几个小家伙吃了,都很回味地说:“很好吃,你们快吃。”全班同学都被他们惹馋了,个个都很不舍地咬了一口:“真好吃!”教室里充满欢乐的气氛。当同学们都笑着吃完时,我就问:“味道怎么样?”小飞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酸酸甜甜,很好吃。”小俊也跟着说:“很爽口!”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说出吃后的感受。随后,我就让学生把笔、纸拿出来,把刚才所发生的记录下来。同学们都“沙沙沙”地写起来。
对于这次作文教学课,有了这么充分的体验,效果非常好!只要瞧到这些题目就令你想一睹为快了:《一节有趣的语文课》、《我真快乐》、《怀念》、《意义》、《我好想多吃一只》……
三、教会学生懂得修改自己的文章
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在引导学生选材的过程中,更要教会学生懂得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有的同学却轻视这一个步骤,甚至放弃这一个步骤,这是很不好的。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后,限于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和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修改自己的文章。我认为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修改与师生、生生共评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别人的优秀文章,发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修改文章的目的。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