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儿,男,8个月,主因"发热6 d,全身皮肤轻度黄染伴皮疹4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间断发热,热峰39.5℃,无咳嗽、流涕.病初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呕吐,每日呕吐数次.大便4~5次/d,为黄色稀糊便.于入院前4 d患儿全身皮肤出现轻微黄染,且伴有全身皮疹.当地医院考虑"发热、皮疹原因待查",抗感染(头孢呋辛)治疗2 d,效果欠佳,仍有发热,且精神、反应较前差,伴有呻吟.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8.4℃,R 28次/min,P 150次/min,体质量8kg,SPO294%,精神差,伴有呻吟,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水肿,以足背较为显,手足指趾末端肿胀。

其他文献
患儿,女,12 d,因反复抽搐6 d伴纳差、反应差入院.入院前6 d,患儿出现发热(38 ℃)、纳差、抽搐,曾在当地医院以"败血症、颅内出血"给予抗感染、止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2d后体温正常,但反应差,仍有抽搐,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以"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收入院.患儿系G2 P2,孕40周,剖腹产,出生体质量4 500 g,出生无窒息抢救史,胎膜早破24 h,羊水、脐带和胎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
患儿,男,10岁,因"双侧踝关节疼痛8个月,伴双膝关节疼痛7个月"入院.患儿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踝关节疼痛,为阵发性,活动后疼痛较剧且伴有踝关节肿胀,休息后疼痛可好转,未引起注意。
期刊
目的 通过检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探讨BNP水平检测在脓毒性休克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脓毒性休克组)、30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对照组)空腹血浆BNP水平.结果 (1)脓毒症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脓毒性休克及脓毒症患儿血浆BNP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建立地区性院前急救转运网络及开展远距离转诊对本地区危重症患儿安全救治的重要性.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6年8月16日至2008年4月30日远距离转运的危重患儿3 7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危重患儿安全转运至医院并收治到PICU、NICU或相应专科病房,转运患儿的原发病以新生儿疾病、重症肺炎和各种感染为主,78.7%患儿的转运半径在100 km以上,路途花费的时间大多在
婴儿肠套叠多发,而以惊厥为主要早期表现的较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道如下.  例1,男,9个月,以"间断哭闹伴发热5 d,抽搐1次"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T 37℃,P 123次/min,R 23次/min,BP 116/6p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恍惚,状态差;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周身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
期刊
患儿,女,150d,因"反复惊厥2月余,伴呕吐3d"入院.患儿生后2个月开始发病,病前无诱因.抽搐发作时头与躯干前屈,双臂上举,呈拥抱状.每月发作数十次,无发热.出生史正常,无窒息及黄疸病史.母亲孕期正常,否认遗传病史.查体:T37.2℃,R 32次/min,HR 134次/min,体质量8kg.全身见多处大小不等皮肤色素脱失斑(16处),见图1(封三)。
期刊
欧洲198家监护病房的资料显示,严重脓毒症患者约占30%,这些患者中有一半被诊断为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1].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也是引起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如何改进治疗及提高抢救成功率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大量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多项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进行,使新的、更可靠的资料不断涌现,为不断完善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目的 接受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重症患儿有时需在院内转运(IHT)至放射科、心导管室、手术室,或从一个ICU转往另一个ICU。目前对ECMO支持患儿IHT进行系统性评估尚无研究。本研究旨在对ECMO治疗患儿的IHT指征、流程、干预措施和效果进行评价。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的心脏ICU。
期刊
基于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和阴离子间隙(AG)诊断酸碱平衡紊乱的传统方法,采用了计算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范围的诊断指标,对于判断单纯型和二联呼吸性和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量化诊断的效果很好.但是没有采用白蛋白和根据低白蛋白校正的阴离子间隙(AGcorr)指标,不能诊断低白蛋白性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混合型低白蛋白性代碱和低氯性代碱、高AG完全被掩盖的高AG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