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器物的民族文化基因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85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器物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沉积与承载,一直扮演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对传统陶瓷器物民族文化基因挖掘及阐析其当代价值是当前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传统陶瓷器物的民族文化基因蕴含在造物理念、文化结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中.传统陶瓷器物的造物理念认为,天人合一是其灵魂,阴阳五行是其特质,和谐对称是其追求;传统陶瓷器物将中华文化的崇德尚礼、自强不息、热爱生命等观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材质、器形、纹饰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结构;传统陶瓷器物的审美情趣深受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陶瓷器物追求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传统陶瓷器物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民族复兴、融入世界的当下具有传承中国故事和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和书写中国情怀、做强中国文化和铸造中国未来等不可或缺的时代价值.
其他文献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关键问题.面对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给出“批判地继承”与“同情之了解”两种价值预设,相应地形成诠释进路的差异.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例,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被解读为与实践论密切相关的范畴,在中国哲学语境中则涉及道德知识何以可能与如何转化为道德行动的儒家认识论与道德哲学.两种语境下的诠释差异存在“互通”的可能,但其前提是进行认真的文本和历史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诠释中国传统思想,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根源性预设,才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