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静脉与深静脉置管两种溶栓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照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76680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周围静脉溶栓与深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期疗效与并发症,评价深静脉置管溶栓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86例DVT患者,分为周围浅静脉溶栓组(A组,33例)和深静脉置管溶栓组(B组,53例),对比两组下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及近期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两组消肿率比较(大腿A组59%±33%,B组66%±30%;小腿A组67%±31%,B组6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通畅率比较,B组(57%±23%)优于A组(3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症状性肺梗死发生。

结论

两种溶栓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急性下肢DVT症状,深静脉置管溶栓静脉通畅率高,且不增加溶栓出血概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眼血管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内皮素-1(ET-1)改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5例DRP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DRP患者经检眼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组20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5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3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测定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
目的获得妊娠中期胎脑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及正常测量值,分析其与孕龄的变化趋势及性别与半球间差异。方法69例12~22周胎儿,进行7.0T MR扫描。分析胎脑的发育状况,并应用Amira 4.1软件进行分割并三维重建。结果22周时,除中央后沟与顶内沟外,其他脑沟均可分辨,但均未发出次级分支。12周时即可分辨出层状结构,16周后发育典型,呈现为信号不同的堆积条带。16周后基底核团与其间界线显示清晰。小脑原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支气管镜检查对实体器官移植患者肺部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性应用价值。方法从2006年11月至2011年9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对114例器官移植患者共进行了117次支气管镜检查,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和防污染毛刷,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指征为可疑肺部感染。观察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同时对标本的病原菌谱进行分析,包括细菌、巨细胞病毒、肺孢子菌、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真菌。结果63例通过支气管镜获得了明确的病原学诊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在APP/PS1转基因小鼠骨组织中的定位分布,探讨Aβ的异常表达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从横切面和纵切面观察9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胫骨近端骨组织中的Aβ的阳性分布,并应用酶联免疫技术和micro-CT对9月龄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及胫骨近端骨微结构、骨密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APP/PS1转基因小鼠骨组织横
期刊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基于2010年9—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的30家三级医院开展的专家调查,共调查50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专家,收集甲氨蝶呤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方案以及单用甲氨蝶呤方案的医疗费用和效果数据并进行模拟估计,结合文献构建药物经济学马尔可夫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模拟估计平均每治疗周期(3个月)单用甲氨蝶呤方案的费用
目的探讨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原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个FMTC家系进行系统的家系调查,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原癌基因和降钙素检测,并绘制家系图。结果基因检测该家系为RET原癌基因第10外显子第618位点TGC→TA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18Y突变,与临床完全符合。7例MTC中,男1例,女6例;首次诊断平均年龄49.6(24~78)岁;临床均表现为颈部肿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