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吃冰上瘾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fd4545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次学校博士生聚餐,在美国读博的多半是外国人,只有一位美国同学带来了一大桶冰块,她说:“你们肯定是不记得拿这个的!”美国人喝饮料少不了冰块,冰箱里冷藏过的饮料他们还嫌不够凉快,非要加上些许冰块才过瘾,完全没有中国人凉的喝多了会肚子疼的顾虑,连幼儿和病人都没有任何禁忌。让从小就耳濡目染种种冰的坏处的中国人,非常佩服美国人肚子的承受能力。
  我多年前赴美,经验丰富的老爸告诉我跨洋飞机上的饮料是可以加冰的,我那时还想喝了冰水要是不舒服在飞机上出状况了多不好。没想到混在美国后竟然被同化,现在也照样不分春夏秋冬喝冰水和水龙头出来的水了。在发达国家以外的地方别说直接喝水龙头出来的水了,就算是瓶装水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卫生呢。
  中国人不少的忌讳,在美国属于天方夜谭。比如妇女经期不能沾冷水啦,坐月子期间头部不能进风啦,洗头不干就出去吹風容易感冒啦。美国人相信有病菌才有病,风里面没有病菌怎么会让人得病呢?我和几个美国朋友聊起种种东方的饮食禁忌,他们都认为这些老传统产生在卫生环境恶劣的旧社会,旧社会的人又不注意个人卫生,自然容易得病,和冷水热水、吹不吹风没有丝毫关系。
  降温了不注意加衣容易感冒是中国人的常识,可有的美国人说那不怪冷空气,是人的免疫力遇冷后下降了,比平时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已。许多尤其是老一辈的中国人,还认为穿得过多了也会“捂”出病来,这在美国更是无稽之谈。所以在美国经常可以见到着装和气温不一致的人,上身穿毛衣下身一条短裤,粤语里面叫做“上面蒸松糕,下面卖凉粉”就形容得很生动。他们忽视了这里每到秋冬,生病的人大量增加,证明健康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不是医生,我的策略是中西结合,既注意洗手,又避免着凉。喝冰水嘛,美国人经常烧啊烤啊的很容易上火,冰水不就正合适了吗?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a277e0100vvug.html?tj=1
  
其他文献
美国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基地”组织竟然与他们站在了一起。在2011年召开的第66届联合国大会上,伊朗总统内贾德语出惊人,他指责美国自导自演了“9·11”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战争。这些言论不仅导致在场的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外交官纷纷退场,还引来了“基地”组织的口诛笔伐。  “基地”组织是通过旗下英文杂志《启示》警告内贾德的,该杂志认为,伊朗对“基地”组织策划、实施的“9·11”袭击事
编者按:  上个月南国书香节练摊,终于亲眼看见日思夜想的读者朋友了。面对热心的读者,小编心里一直有股莫名的激动:看这里!看这里!看我!你们眼前这个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病怏怏的瘦猴就是负责接听你们来电回复你们留言和邮件的小编!  可惜直到最后小编都没有勇气正儿八经地和你们打声招呼,然后像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坐下来好好聊聊。想到这里,小编肠子都悔青了。唉,啥也不说了,爱过……  回来后,小编和一位同事交流了当
法国家庭中,每个孩子很小就有自己的存折,通常家长以奖励的方式为孩子存一笔钱。从小,孩子就非常明白自己成年后要离开父母的家,自立门户,长大了还待在父母家并不是光彩的事。笔者就读的新闻学院同学全部自己租房住,父母送给他们的礼物可能就是为他们租一套离学校近且价钱便宜的房子;大部分同学上大学期间就自己开车,常常是二手车;他们为了节省开支,常主动邀请外国留学生在周末时乘他们回家的车去某地旅游,与他们共同分担
当游客们带着无数的疑惑走进这座四处洋溢着节日喜悦气氛的古老城堡时,望着四处插满瑞士国旗的德国边境小城,不禁疑惑到底置身于何处,德国还是瑞士?德国瓦尔茨胡特田根城(Waldshut-Tiengen)为何要狂欢喜庆“瑞士的节日”(Schwyzertag)?为何整座古老的城堡里插满了瑞士的国旗?  原来这座小城不仅有着古老悠久的历史,还有着和瑞士不可分割的联系!  瓦尔茨胡特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最南端的
记得刚来东京的那一阵,我在百度知道里回复了不少想来日本留学的学生。那时大家关注的话题莫过于这些:来这要花多少钱、语言大概要过几级、学专业比如动漫好不好等。面对着很多有梦想的小孩我倍感压力。我给出的回复有实际的,也有泼大家冷水的,回复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要来,你想好了你要来的目的是什么,不然就会迷失于此。  我想也许只有出了国,才会记得或者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毕竟日本和中国是两个差异很大的国家。 
地下墓穴  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号称英格兰最漂亮的都铎式庭院,2008年初,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突然在阴冷的天气传了出来。新修的学生宿舍下发现了好东西。  接踵而来的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多年前的古老建筑,初步判定是英国史前文化的遗迹,是一个崇拜太阳的宗教遗址。  不过,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破碎的陶器和食物残渣,一切都显示,中世纪的人们把这处巨大的古老寺庙改造成了垃圾堆放处。于是,考古学
奥巴马现在的处境不出我所料。两年前刚当选时,他是美国人民——不,世界人民的奥特曼,大家都期待着他能从怪兽布什手中拯救美国,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当时我说了一句扫兴的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果然。近70%的支持率,两年之后,滑到了43%。当年他对着如痴如醉的民众高呼:Yes, we can!今天,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恐战争久拖不决,民众无精打采地看着他:No, you can’t。  当然
人类,说好的雨来了!  各地在经历高温“烤”验后,又迎来了蛮不讲理的暴雨。地球的脾气正变得越来越古怪。   意大利罗马  8月27日,古斗兽场前,一位女性独自行走在大雨里。  美国拉斯维加斯  8月26日,一辆已抛锚的汽车被遗弃在暴雨冲毁的公路上。  印度Salori  8月26日,季风季节强降雨在当地引发洪水,并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图为三名男子坐在遭洪水淹没的房屋屋顶。  触目惊心·美国亚利桑那
美国的敌人究竟是谁?9·11以后,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宣布美国要打一场全球性的反恐怖战争,美国由此进入“战争状态”,然而,吊诡的是,没人说得清美国的敌人在哪里。  二战时期,美国的敌人很明确:轴心国家和潜在的邪恶国家。荣获奥斯卡最佳编剧等三项提名的电影《反攻缅甸》,片题“献给美国、英国、中国和印度军人们”,唯独没有说到缅甸。其实对于对很多缅甸人来说,外强之间的争战让缅甸遭受洗劫,但缅甸也借着战乱走向独
BBC开始为布莱尔准备讣闻  英国广播公司(BBC)已经开始准备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讣闻,决定联系一些曾在布莱尔内阁任职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事实上1997年布莱尔入主唐宁街时,43岁的他是英国近200年最年轻的首相,现在他还不到59岁,身体也很好。     美国期待第三轮美朝对话  韩国驻美大使韩德洙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表示,美国希望早日举行第三轮美朝对话,而在重启六方会谈之前朝鲜需要采取一些先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