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现教学法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119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在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发现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阐述了发现教学法的涵义,实例说明发现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试验中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发现教学法 学习效率
  一、引言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用人需求,各大高校近年来在不断加大实践育人的工作力度。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团中央七部门于2012年2月3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具体还强调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如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等。实验教学是院校实践育人工作乃至整体育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状况,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深刻认识到要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要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注重实效。本文主要谈一下发现教学法在电工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二、发现教学法例证
  发现教学法,是首先让学习者通过对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断进行探究,然后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布鲁纳曾经设计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乘X)、小正方形(1乘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
  X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
  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数字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按1,2,3,4,5……递进。
  三、将发现教学法应用于电工基础试验中
  1.将发现教学法应用于电工基础试验中的实际意义
  电工基础是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如果电工基础理论及实践技能不过硬,一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二会影响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现在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验教学比重不断增大,电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中,实验学时要达到总学时的30%,这样理论课的授课学时被大大压缩,那就难以保证理论课的授课质量。笔者将发现教学法应用于电工基础试验中,可以将理论课中的部分内容融合到实验课中,在不需增加实验时间的情况下,既完成了实验课授课,同时又掌握了相应的理论课内容。这样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2.发现教学法在电工基础试验中的实施过程
  在电工基础试验中,部分内容的实验课过去都是是采用验证法来完成的,如分析电路定理、定律的验证实验。现引用发现教学法,就是先让学生按一定的实验步骤联接电路,改变电路的条件,测出多组数据,再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自行得出分析电路的规律性结论。比如,学习叠加定理这堂课,原来理论课需要2学时讲授定理的内容,实验课又需要2课时来验证该定理,应用发现教学法,在2学时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内容的同时总结出叠加定理的理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具体实施过程:
  实验课上先让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一:
  (1)按图1(a)接好线路,通电后,分别读出各支路电流、电压值,并记录于下表1中。
  (2)将US2移去,用导线将B、C两点连接如图1(b)所示,读出各支路电流、电压值记录于下表1中。
  (3)将US2复原,再将US1移去,用导线将A、C两点连接如图1(c)所示,分别读出各支路电流、电压值并记录于下表1中。
  让学员反复观察并计算表1中3组数据的关系,试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二:
  在图1接好的线路中改变R2阻值为100Ω,然后按实验步骤一重复读出各支路电流值分别记录于下表2中。
  引导学员进一步观察、计算、比较以上两表中三组数据的关系,启发学员探究、总结出如下规律:
  I= I'+ I〞;I1= I1'+ I1〞;I2= I2'+ I2〞;UR= UR'+ UR〞
  从表中可看出,原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电压分别等于各分电路中对应支路电流、电压的代数和。图(a)电路可视为图(b)和图(c)电路的叠加。
  进一步得出结论:
  线性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电压等于各独立电源在此支路中产生的电流、电压分量的代数和——叠加定理。
  为加深学员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员做下面例题:
  在应用叠加定理时,要保持电路的结构不变;当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就意味着其余独立电源全取零值(电压源看作短路,而电流源看作开路)。
  例:如图2(a)所示电路中,试用叠加定理求各支路电流。已知US=10V,IS=1A,R1=2Ω,R2=3Ω,R=1Ω。
  最后启示学员总结应用叠加定理要注意的几点:
  (1)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2)某一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他独立源置零,即独立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独立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3)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求其代数和。
  (4)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功率。
  以上利用2课时的实验课完成了以往(2+2)课时的(理论+实验)课授课任务,而且课终理论和实验考核成绩明显有所提高。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还有基尔荷夫定律、戴维南定理、两种电源等效互换原理等内容,都可采用上述发现教学法,将理论课内容融合到实验课程中学习,实践证明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AECT’05定义中提出的“伦理道德”无疑为我国教育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道德的研究理应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从教学设计内在的伦理品性、伦理学外在的实践品性以及不同伦理文化下教学设计的差异三个方面入手论证了教学设计伦理视角研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理论中伦理关怀的缺失,进而总结归纳教学设计的伦理诉求:以人为着眼点,以促进教学
[摘 要] 学生的学业情绪作为学习准备和过程中的重要的情感体验,对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学业情绪与交互学习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借鉴Garrison等人提出的认知性存在,界定了大学英语课程论坛交互学习的四个阶段,研究了学业情绪对于这四个阶段的影响,分析其内在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英语课程论坛; 学业情绪; 交互学习; 认知性存在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REEs)in the intertidal flat of Tianjin were studied using P507 resin and ICP-MS analytical techn
The amorphous Mg0.94La0.06Ni alloy was synthesized by ball milling for different time at 400 r*min-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alloy electrode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