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q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初中体育课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内容既要有认知和动作技能,又要渗透思想情感和学习策略等方面。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培养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发展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育素质,促进他们快乐学习,身心健康发展。但实践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特别是女学生,他们经常逃避体育课,这需要教師不仅要上好体育课,同时要创新教学方法,倡导“快乐”体育课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竞技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同时,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让学生走入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科学证明,必要的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供必要保证。其次,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体育竞技活动、团队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都需要将外界表现出的肢体对抗引申为内在人脑智慧的较量,在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同时提高智力发展潜能。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篮球集体对抗的训练,可以提升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应变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自身具备必备的综合素质,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初中体育教学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进取的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跳高、跳远、游戏等项目,这些竞技项目,通过教师适当引导,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率。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机,为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以此不断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最大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与方式。同时,集体运动项目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载体,它能激发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为自己的团队尽最大能力。教师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动机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活动形式,让每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学生成长的环境也变得非常优越,在学习与生活上缺少艰难环境的锻炼,很多学生养成怕吃苦、怕受累的不良习惯,表现为意志薄弱,坚韧性和自制力差。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很好途径。通过长跑、跳远等体育活动项目,一方面可以磨炼他们坚强的意志,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每一步小的进步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五、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有积极意义。体育教学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内,同时应该向课外体育活动延伸。体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运用技能的传授,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好体育特长训练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指导。
  课外活动训练形式可以是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的形式,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课外训练内容可以是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对于有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需要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学科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健美操、太极拳等,可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多种多样美的情感体验,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爱美的情感,有效提高学生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加自尊、自强、自信。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写文章离不开“情”字,在收集素材、构思、行文的全过程,“情”贯穿始终,它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着重从以下两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做到“情领文行”。  一、以情造文  文章本是表情达意的。每篇课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情”,这情即文章的主旨。好文章必抒真
对于教师而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对于学生而言,探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考在学习
文本相似度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语义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词语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基于统计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发掘词语中潜在的相关性。微博
智能监控是在传统监控的基础上,加入智能的识别算法,能够对视频图像中的行人、车辆等检测目标进行识别,并根据检查结果自动做出一些判断。作为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结合的产
音乐鉴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视听的方式充分发挥艺术联想来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放放音乐让学生听而已,而是要带领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感官鉴赏向高层次的情感鉴赏、理智鉴赏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和同行进行交流。  一、准确解读音乐作品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吃透”教材,准确解读音乐作品是鉴赏教学的
“有效提问”是指使用有效的策略来提出有效的问题,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只有两者都具备了有效性,才能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么,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优化问题设置、把握提问时机、关注提问对象、及时评价反馈四个方面探究其策略。  一、优化问题设置,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听力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从如何突破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入手,对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创设有效情境,克服听力障碍  英语听力的提高与障碍的突破,需要适当的听力学习氛围。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尽量用英语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多接触英语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不能让学生面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利用具有趣味性
测量车辆姿态可以实时跟踪车辆行驶信息,并通过远程发送车辆姿态信息的方式,实现对车辆实时的监控。结合车辆姿态测量只考虑俯仰角和横滚角的特殊性,通过MPU6050芯片采集角速
本文基于招投标平台的需求分析,比较了国内外流行的几种MVC框架,选择ThinkPHP框架进行架构设计,后台通过共用控制器和模型、采用多视图的方式支持多终端设备浏览器,网页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