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适用于各个学科、各个阶段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更是重中之重。数学知识抽象、晦涩,对于各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枯燥无趣的,而数学文化的渗透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渗透,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7-0074-02
  引  言
  在学科教学中,学科文化是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与能力基础的阶段,而数学知识抽象、晦涩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更加重视数学文化渗透,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故事,从而对相关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数学知识的研究与发展离不开数学文化,数学教学同样也离不开数学文化,只有理解了数学理论背后蕴藏的内涵,了解到数学家为数学理论研究付出的努力,学生才会对数学知识更感兴趣,产生更加深厚的情感牵绊[1]。数学文化不仅包含数学专业知识、概念及解题技巧,还包含了许多正面精神与特质。数学能够使人明智,以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分析事物;能够让人的逻辑更加清晰,在事态不明确时抽丝剥茧发现更多线索,更快接近真相,这都是数学文化与知识学习的意义所在。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知识难点,学生难免会产生退却心理,希望教师能够第一时间给出解题思路和答案,这是依赖性过强、探索精神不足的体现。而教师通过讲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知识探索路上披荆斩棘、攻克难关,从而受到数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感染,自然也会意识到自己不应轻言放弃,而是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答案。换言之,数学学科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累积数学知识,掌握应用技巧,另一方面是要培养学生诸多的优秀品质,包括坚韧不拔的意志、冷静细致的思考习惯、主动探索求知的欲望等[2]。在这些具有优秀品质的数学家的故事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家对于数学学科永远不熄的热爱和永不言弃的探索精神,这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养成的良好品质。
  当今,许多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往往只停留在被动学习层面,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缺乏自身的思考,害怕出错,也怕累、怕烦,这与一直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有直接关系。在“灌输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需要被动地记忆概念和公式,然后将其套用到不同的题目中,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不明确的地方,教师便会直接给出思路与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空间很小,求知欲望也逐渐被磨灭。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意识到数学文化渗透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用心、用脑学数学,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是一门严谨、严肃的学科,但是其严谨性体现在不断的验证、探索中,而不是严肃的学习氛围。许多教师习惯利用严肃的态度营造压抑的课堂氛围,虽然目的是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但这只会让学生感到紧张,不敢出错,甚至因为过于紧张更容易出错。对此,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数学文化中的严谨、严肃精神并不是一种通过压制体现出的紧张感,而是一个人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的状态[3]。
  例如,我国伟大数学家陈景润在赴美研究访问的短短五个月时间,不仅完成了讲学及参与会议等任务,还完成了《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这篇论文的创作,将最小的素数从80推进到16。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几乎挤出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进行理论研究,如外出参加会议,环境过于吵闹,他便躲到卫生间里继续研究,这便是数学家的严肃态度,即将所有精力投入学习与研究中,对于计算结果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验算。教师要将这样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便可以将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严肃、认真是怎样的态度。
  (二)融合知识背景
  数学理论知识十分抽象、晦涩,学生在对其研究历史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往往会觉得这些知识是冷冰冰的、没有任何情感、枯燥无趣的。所有数学理论知识都是数学家心血的结晶,体现着数学家对于数学研究的无比热情。因此,在讲解不同知识点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知识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数字、符号、概念中包含的温度,产生学习热情。因为人的感性认知会在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远比枯燥的讲解更有效,无论感动还是有趣的数学文化故事,都会让学生产生情感波动,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更感兴趣[4]。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冯·诺依曼的“苍蝇题”:一只苍蝇在特定距离匀速移动的两个目标之间匀速往返飞行,循环往复,直到目标相撞,苍蝇被夹扁,求苍蝇飞了多远。这道题有多种不同解法,而冯·诺依曼稍加思索便找到了最简单的解法,迅速得出了答案,这说明冯·诺依曼在解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排除更加复杂的解题思路,这也是学生需要向其学习的地方,即不可固守任何一种思路,而是要灵活变通,选择最佳途径,快速解答问题。
  (三)融合游戏化教学
  数学文化渗透方式具有多样性,除融入相关的背景故事外,数学知识趣味性的体现也是对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方式。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融入更多有趣的思考题、趣味性的互动游戏等,让学生全情投入,学得更多、更快、更深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态度更加主动[5]。
  例如,在讲解“概率”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制作实体卡片或利用网络上的抽卡游戏,让学生抽取不同稀有度的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大量抽卡计算自己的抽卡概率。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感兴趣,精美的卡面能吸引学生,未知的抽卡结果会激發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渴望一探究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课下时间积极收集更多有趣的游戏,并在课上进行合理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是数学知识研究与发展的见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诸多优秀品质,如探索精神、冷静严谨的思维及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等,这对学生当前的知识学习和未来的学习、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并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谢欢.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调查[J].新智慧,2020(12):27-28.
  连胜发.引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J].名师在线,2017(09):9-10.
  漆增林.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学周刊,2017(14):77-78.
  洪莎莎.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77-178.
  闻宏.渗透数学文化  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求知导刊,2020(51):12-13.
  作者简介:张明杰(1976.1-),男,福建仙游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注重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重视写作分层,加强写作训练,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多维度;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应优化地理教育教学,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学习活动,能使高中生形成應有的地理实践力,并促进他们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阐述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具体的培养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实践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
摘 要:本文从课程目标与课程要求、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两个方面,就“学习任务群”应用于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背景进行研究,并且解读了“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分析了“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明确目标与内容、给出指导与建议、增强作业灵活性和促进综合发展四个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就设计预习图表、搜集相关资料、合作创编剧本、填写预习图表、撰写阅读笔记、通过拓展延伸、自主制作微课、改编学习内容八个方面
摘 要:数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何是数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几何能力。近年来,一种几何基本模型随着江苏省的一道中考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线三等角几何模型。本文将从以下三点阐述一线三等角几何模型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解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演示实验是为学生打开物理学科学习大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载体。教师可以巧妙设计物理演示实验,利用情境支撑、操作创新、信息配合、实践拓展等多种演示实验辅助手段,提高物理实验演示效果,增强学生物理实验学习体验,借助演示实验,启迪学生的物理学习思维,触发学生物理课堂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采用议题式教学,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使其高效掌握所学知识。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展开探讨,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必须结合设备发展趋势来调整教学策略,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前的初中教学工作中,教师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并探究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化学是学生升入初中后接触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学生对学习目标及学习认知尚不明确,未能深刻理解化学学科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让化学知识与科学情感有机结合、让生活化实验活动充实课堂教学、让抽象知识具体化开阔学生视野,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贯彻和执行,给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历史教学要将知识和生活融为一体,构建生活化课堂。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生活化教学的特色、意义,就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方法,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