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整合浅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学科如何做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怎样合理有效的整合?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这些问题都有待美术教师去实践、发现、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整合
  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深入,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一、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展开学生的想象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课的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图片资料来进行,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1、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由教师谱写的优美乐章的前奏。因此,美术课的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新课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其学习画画的兴趣。
  例如在上想象课中我总是先播放些轻音乐,让学生乘着歌声的翅膀,到大森林去、到大海去、到遥远的太空去。在上《我在空中飞》这一课中,我便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种奇妙的创作意境,播放动听的音乐,其中有风声、雨声,用来渲染气氛;再播放有太空世界的录像,接着加上老师的描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的天空之中。这时,一幅幅太空世界想象画应运而生,有的画了自己乘坐在月亮婆婆的背上,欣赏着太空中稀奇古怪的东西;有的画了太空里美丽的学校、宫殿;有的画世界各国的宇宙飞船、火箭等漂浮在浩瀚的太空中;还有的画我们的宇航员正在探索这个无比神奇的太空世界。
  2、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美术课采取的大都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形式。如:“这是XX画的,这是XX类型的画”老师一般只能采取书本上的图片,学生学的枯燥无味,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被动學习知识的习惯,对学习也会缺乏热情。而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应用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能从教师那获取知识,还能从网络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所需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的知识,会让学生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又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字的联想》一课,光看书上的几副图学生对字的联想一知半解,而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可制作多幅会意字演变的图像:青山,流水,镜头切换成水流特写,水声随之而来,可以见到活泼的小水珠快速的奔跑,在岩石上跳跃。而此时溪水幻化成象形文字的“水”;你看,一匹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的骏马朝我们奔来,只见马的前蹄跃起,发出“吁”的长啸,此时影像幻化成象形文字的“马”……此时,学生受音像的冲击、图形的变幻而内心激荡,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带给大家的感受。课堂上采用,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热情。
  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俗话说:生活是绘画创作无穷无尽的源泉,而现在却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不仅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而且学生能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欣赏,电化教学为此创设了契机。
  在没有使用电教媒体的情况下,上美术课的操作惯例是:展示若干张图画挂图,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作画的步骤方法:老师分析并指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给学生示范各步骤组合在一起的全过程;学生作画,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实际上用于辅导学生的时间很少。而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后,老师能出示更多好看、又实用的图片,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我在实践中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在绘画长廊漫步、在工艺博物馆徜徉、到世界名胜古迹遨游,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如《乘上火车去画画》,通过录像给学生欣赏祖国各地风光、名胜古迹,让学生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再适当安排名人事迹、名胜典故、各地土特产等,利用信息技术使美术学科与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知识面变宽,趣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兴趣和欲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欣赏力
  美术课的教学,欣赏占很大的比重,利用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能更加精彩。当我们在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欣赏能力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当你欣赏建筑艺术,不但可以用惯用的视觉方法,欣赏世界各地的建筑,还能让建筑物动感地旋转起来,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立体构成》除了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也可以浏览建筑物的内部装饰、摆设。学生有一种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
  再如我们欣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图案时,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自然界中所以的元素都收集起来,使学生在欣赏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无疑给美术课程学习方式带来崭新的面貌,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兴起,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达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良好效果。给21世纪学校的美术教学吹来了春风,带来了便捷,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摘要】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音乐教学变成趣味教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音乐趣味体验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音乐教
有本书叫,历数东北的历史贡献和严峻现状,忧国忧民状读后感同身受,新任吉林省长王珉读后,产生颇多感慨并广为推荐.的确,东北这个为共和国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的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口头表达的能力.
【摘要】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激发作用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与心理动机,能使其在学习活动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持久的热情。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自己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
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落脚点,千条指令最终的实施者就在班组,然而,现实情况是占企业人数最多的一线操作人员一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技能水平却非常薄弱。基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语文教学强调适应性、高效性,教师只有按照小学新课标要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选择恰当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是在初夏和冬春季节易患病.在此,提醒家长注意: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避免与水痘患儿接触
在小学英语高年级段的教学中,阅读课教学占了相当的比重,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