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结合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图像、色彩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显性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参与课堂上组织的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联系能力。此外,通过思维导图来整理教学过程中所学的碎片化概念知识,构建知识架构,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小学数学知识。
一、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备课
传统的备课通常是以教案方式呈现的,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等,教师根据教案内容将本节课所需教学的内容分解整理后记录下来,其中甚至还包含了课堂上要說的每句话,要提的每个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每个问题和解答。这种单线式的备课方式导致了不论多么完整的教案都可能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并且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期也可能导致所发生的环节不在教师的准备中。而使用思维导图备课,不仅减少了教师写教案的繁杂性,还能够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专注于钻研教材了解教学知识,同时在梳理课程教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将每一个知识点与本节课的主题关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减少课堂教学上内容的缺失。
此外,在课堂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运用思维导图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关注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突出重、难点,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整节课堂所学内容,更好地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和缺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常常演化成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课堂反馈比较差,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使用思维导图上课,一方面以课程主题而切入点,让学生从主题关键词出发,发散思考创造出新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小组讨论。学生对新奇的思维导图产生浓厚的兴趣,给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教学中,我们知道他们有很多相同点又有很多区别,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呢?把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要比较的事物放在图中间两个框里即图上的“圆柱”和“圆锥”,左右两边的圈是圆柱和圆锥各自不重合的特征,而最中间那列圈就是它们的共同点,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两个概念以思维图示展示,以信息加工处理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们一看便了然,便知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深入的作了对比,促进孩子的深度思考,理性地做出选择,促进学习的意义。
三、应用思维导图突破小学数学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和理解单个知识点,还要明确各个相关联知识点的区别。如果教师一昧地将所有知识不加以区分说明地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上造成混淆。因而,使用思维导图将各个相近知识点以分支的形式联系起来并加以区分,不仅以图文的方式让学生更好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例如,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涉及到关于点、线、面、角等多个概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多种图形。学生要在一节课中掌握多种图形的辨别和多个概念的关系,是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入一个点的概念,再利用思维导图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理论引出线、面,在面的基础上对图形加以解释,并关联多种图形加以区分,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在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而长方形有长宽的概念;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在于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形成和区分每一种图形,加强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和对图形认知与辨别的能力。
四、应用思维导图去整合小学数学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所有所学知识之间关系的梳理,在整理和复习中提高对数学的整体性认知。而这个过程所需梳理的知识内容是极其庞大的,要在短时间内将日常小学数学课堂中所学到的碎片化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学生自我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而融入思维导图教学后,学生已经对一节课程或一单元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相对完善的认知和系统的归纳。例如图2,四年级下册角的认识。
用思维导图对整个单元角的认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时,进行查缺补漏,将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复习。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课堂和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点全面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体系。并且在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结合生活实际,转化为形象化的显性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志丹.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
[2]伯赞著.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
[3]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1(14):21.
[4]高艳.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文汇,2014.
[5]唐玉玲.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调查报告[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一、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备课
传统的备课通常是以教案方式呈现的,涉及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等,教师根据教案内容将本节课所需教学的内容分解整理后记录下来,其中甚至还包含了课堂上要說的每句话,要提的每个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每个问题和解答。这种单线式的备课方式导致了不论多么完整的教案都可能出现知识点的遗漏,并且教学过程的不可预期也可能导致所发生的环节不在教师的准备中。而使用思维导图备课,不仅减少了教师写教案的繁杂性,还能够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专注于钻研教材了解教学知识,同时在梳理课程教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将每一个知识点与本节课的主题关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减少课堂教学上内容的缺失。
此外,在课堂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运用思维导图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关注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突出重、难点,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整节课堂所学内容,更好地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和缺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常常演化成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课堂反馈比较差,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使用思维导图上课,一方面以课程主题而切入点,让学生从主题关键词出发,发散思考创造出新想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小组讨论。学生对新奇的思维导图产生浓厚的兴趣,给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教学中,我们知道他们有很多相同点又有很多区别,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清晰理解呢?把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要比较的事物放在图中间两个框里即图上的“圆柱”和“圆锥”,左右两边的圈是圆柱和圆锥各自不重合的特征,而最中间那列圈就是它们的共同点,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两个概念以思维图示展示,以信息加工处理后的直观形式展现出来,学生们一看便了然,便知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这样深入的作了对比,促进孩子的深度思考,理性地做出选择,促进学习的意义。
三、应用思维导图突破小学数学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和知识点,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和理解单个知识点,还要明确各个相关联知识点的区别。如果教师一昧地将所有知识不加以区分说明地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上造成混淆。因而,使用思维导图将各个相近知识点以分支的形式联系起来并加以区分,不仅以图文的方式让学生更好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例如,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涉及到关于点、线、面、角等多个概念,以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多种图形。学生要在一节课中掌握多种图形的辨别和多个概念的关系,是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入一个点的概念,再利用思维导图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理论引出线、面,在面的基础上对图形加以解释,并关联多种图形加以区分,如: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在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而长方形有长宽的概念;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在于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图形的形成和区分每一种图形,加强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和对图形认知与辨别的能力。
四、应用思维导图去整合小学数学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所有所学知识之间关系的梳理,在整理和复习中提高对数学的整体性认知。而这个过程所需梳理的知识内容是极其庞大的,要在短时间内将日常小学数学课堂中所学到的碎片化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学生自我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而融入思维导图教学后,学生已经对一节课程或一单元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相对完善的认知和系统的归纳。例如图2,四年级下册角的认识。
用思维导图对整个单元角的认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时,进行查缺补漏,将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复习。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课堂和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知识点全面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体系。并且在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结合生活实际,转化为形象化的显性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志丹.协作建构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
[2]伯赞著.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
[3]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1(14):21.
[4]高艳.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文汇,2014.
[5]唐玉玲.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调查报告[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