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教育的发展要重视文化素质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这就必须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加强学生“应急预演”。学校应经常与家长和社会沟通联系,才能更好地避免和减少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让悲剧重演。
  关键词: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随时威胁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校园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让人揪心的话题。那么,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我校安全教育的实践,针对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提高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探讨。
  一、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校通过学习各类文件法规,使学校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安全工作对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我校认真落实富源县教育局实施的1530安全日志,把各种常见的安全知识印成册,免费发给学生学习,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影响安全的常识,提高他们自身的防范意识。
  学校专门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除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基本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如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教育。开学的第一周要上好安全课,每周早自习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相关的安全知识竞赛和每天安排学生检查及每周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加强学生“应急预演”,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制订相关安全应急预案是必需的,但不能局限于纸上谈兵,更要注重实战演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防患未来。安全问题无小事,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要将安全工作做在前,做得扎实,需要居安思危,提前应急演练。
  在活动之前,由班主任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使他们牢固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守纪律、讲秩序的良好习惯。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学生,制订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全校形成“人人参与,严格管理”的良好局面。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地震、消防等安全应急预演的练习。在演练前期,学校要制订演练的内容和目标。在演练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负责人,组织学生统一听学校指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演练完后,要及时总结与反思,形成长效机制。我校地震、火灾等灾害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能有效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
  三、通过观看安全图片和安全教育片,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在学校的安全橱窗里我们将人被雷击的图片、烧死的图片、淹死的图片、交通事故中的图片和一些常用的安全图标张贴出来,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感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各班利用早会、班会开展安全专题教育讲座;低年级组织各班到操场周围的安全宣传栏学习相关的知识;各班组织学生出一期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观看安全警示影片有《伤逝》《安全发展 成就辉煌》等。观看影片对提高广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各类火灾安全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强事故逃生与自救能力,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利用现代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各种安全教育影片前,教师提出观看要点、观看的目的和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观看这些图片和影片,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片的自觉性,更能提高他们安全意识。
  四、与家长和社会联系,共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电话互访、教师家访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村委会的沟通和联系,取得家长和学生所在村委会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和村委会在学生上学、放学路上、节假日期间等脱离学校和教师监管的时段,对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给予制止,如果看到学生在路上打架斗殴、下水洗澡、玩火等情况应该立即阻止并及时与学校交换意见,共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总之,学校安全无小事。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加强学生“应急预演”,观看安全图片和安全教育片,经常与家长和社会沟通联系,才能更好地避免或减少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让悲剧重演。只有在课堂内外要加强安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校园更加宁静,让社会更加和谐。
其他文献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
摘 要:本文从背景、依据、目标与内容、对象与方法、主要步骤方面探究了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多样化教学。  关键词:美术学习;多样化教学;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进而展开思维和想象的翅膀去主动探索,获得新知。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背景  (一)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不是太难解答,主要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一、数学思维的肤浅性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不深刻  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比如,在集合
在我们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恒等式大家一定都很熟悉—|m+n|2-|m-n|2=4mn,其实这个恒等式在解题中有着独到的作用。由这个不等式不难推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设mn等于常数P  (1)当|m-n|取最小值x0时,|m+n|取最个小值■;  (2)当|m-n|取最大值y0时,|m+n|取最大值■;  (3)当|m+n|取最小值x0时,|m-n|取最小值■;  (4)当|m+n|取最大值y0
作为中东地区大国,沙特阿拉伯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中沙两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双方在高教领域的互利共赢,两国发展高等
英语倒装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法手段,它是用以表示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和强调某个功能而进行的倒装。倒装的原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修辞性倒装和结构性倒装。本文从